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2014-04-10 23:02:38)
标签:

国防

军事

杂谈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王师宣称已成功将“海水变燃油”

  □晨报记者 程 艳 综合报道

    现代战争中,后勤补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对于需要在大洋上数个月连续作战的远洋舰队而言,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仅是燃料补给就足以让舰队补给船疲于奔命。美国海军近日宣布,他们终于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问题——将海水直接转化为燃料。

    让军舰摆脱对燃油的依赖
    美军目前只有航母和部分潜艇配备核动力装置,其余舰艇则需要15艘补给舰运输燃料,这给舰艇的行动能力带来严重制约,同时产生巨大的运输成本和环境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多年来致力于开发一项新技术,希望能让军舰摆脱对燃油的依赖,在能源问题上实现“自给自足”。
    据法新社8日报道,负责此项研究的美军中将菲利普·库伦近日宣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成功地从海水中提取出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一种碳氢化合物液体燃料。
    库伦称:“我们之前一直认为,能源像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人类必须正视和解决能源问题。过去60年时间里,人类一直在寻找廉价的可持续能源。”
    参与研究的海瑟·魏劳尔博士表示,自己在“海水变燃油”项目上已经工作了近10年,对于最近的突破激动不已:“这是我们首次同时从海水中提取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她介绍称,这种新型燃料“不管是看起来还是闻上去”都和传统燃料没什么不同。

    舰船“自给自足”还需10年
    目前,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用这种“海水燃料”,让模型飞机飞上了天。据他们估算,这种新型燃料的成本在1加仑(约等于3.78升)3到6美元之间。下一步,科学家打算研究如何从定量海水中提取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魏劳尔博士称:“我们已经展示了可行性,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如何提高转化效率。”
    对于军方来说,新燃料带来新思考。菲利普·库伦中将表示:“汽车开到加油站加油,海军不同,我们的‘加油站’就是补给舰,它开过来给我们加油。”“如果美国的海军舰艇能完全摆脱对燃油的依赖,在舰艇上自己生产‘海水燃料’,实现自给自足,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海军的行动能力和战略思维。”
    不过科学家指出,美军舰艇要实现燃料“自给自足”,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04/09/content_1157162.htm

 

美军解决海水变油难题 舰艇飞机将喝“水”

    央广军事4月10日综合:据美国海军官方网站4月8日公布的一段视频报道,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NRL)已经初步解决了将海水直接转化为燃料这个难题,美国海军舰艇、飞机未来可能直接用海水“加油”。

  提取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将海水转化为液态氢燃料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2011年1月,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研究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建立了一个“碳抓取”模型机,该设备可以让科学家们更直观的展现,他们是如何利用墨西哥湾海水大量提取二氧化碳及如何将其转化为液态氢燃料的。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正尝试利用商业途径来扩大这种燃料的产量。

    2013年3月,研究人员将这种“海水燃料”注入模型飞机,模型飞机成功发动。2013年9月,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利用这种“海水燃料”让模型飞机飞上天空。

    据悉,该项技术不仅能利用于为舰艇、飞机提供动力,也可以应用于与燃料并不相关的行业,比如植物种植及海水灌溉农业等方面。(杨兴彬编译)

    http://mil.cnr.cn/wqzb/jskj/201404/t20140410_515267170.html

 

美海军“海水炼油”本质是核电电解水

  近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宣称,他们已成功进行了利用海水来制造燃油的试验。有媒体宣称,此举将令军舰能源供应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中国不少媒体纷纷跟风宣传,声称“军舰或告别燃油”,“美军解决舰艇燃料难题”,“海水将成航母和战机燃料”,把美军新发明说成“黑科技”和“魔法”。

  众所周知,“水变油”是一个拙劣的骗局,完全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美军的“海水骗局”却完全不同,将两者等同视之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由于媒体记者往往缺乏物理常识,因此把一些原理并不复杂的新技术,当成了神话。

  美军的“海军变油”技术,主要分为两个关键环节:第一,通过反应将海水分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第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催化合成,生成液态烃,后者就成为制造燃油的基本原料。可见,从能量角度看,第一个环节必须消耗大量能量才能实现。然而,中国的媒体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造成分析结论截然相反。

  美国海军官方网站介绍这项新技术时也公开了基本原理,第一个环节就是“将海水通过电源”。可见,美国海军所谓的“燃料革命”,实际上就是电解水。不过,原理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海水炼油”的技术含量还是货真价实的,关键难点在于第二环节——如何以较低成本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制造燃油,这个技术难度是第一环节的电解水完全不可比的。但说成是“黑技术”和“魔法”,仍然属于吹捧过度。

  美国海军的这个技术突破,实际上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美国核动力航母是不担心燃料问题的,但是航母上的舰载机却不一样,近百架高性能战机需要消耗大量燃油。因此,尽管美国航母多年才需要补充核燃料,但战机用的燃油却必须随时补充,造成了沉重的后勤负担。因此,美国航母编队必须配备大批油料补给船。

  “海水变油”技术突破后,这个尴尬问题将显著扭转。航母依靠核动力提供充足电力,自行利用海水合成燃油,以满足作战飞机的需要,从而相对减少补给舰这个“拖油瓶”,大大提高了作战灵活性和作战效率。

  不过,所谓“海水变油”可让“军舰告别燃油”,这个说法值得商榷。要知道,美国只有航母和潜艇使用核动力,才能实现这项电解水-合成燃料的技术。普通巡洋舰、驱逐舰本来就用燃油动力,还消耗燃油去制造燃油,纯属蛋疼。“告别燃油”的首先是航母舰载机,驱逐舰之流未必轮得上。

  当然,让美国军舰全部“告别燃油”也是有可能的,前提就是将所有核动力航母都变成“油料补给舰”。(来源:凤凰军事    作者:陶慕剑)

  http://www.81.cn/jmbl/2014-04/11/content_585422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