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组织重装部队进行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实战化演练

标签:
国防军事杂谈 |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8日电(记者刘济美)凌晨5时,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气温已经降至-26
℃,随着最后一支参训部队的到达,北京军区重装部队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实战化演练正式拉开序幕。
寒风如刀,呵气成霜,启明星闪烁在黎明前的草原上。记者在现场看到,满载各型重型装备的专列一停稳,旅指挥员迅速指挥部队卸载,坦克、火炮和各型保障车辆全部启动成功,迅疾投入战斗。
北京军区军训部副部长王静介绍说:“此次演练以高寒地区边境反击作战为背景,以装甲旅对机动防御之敌进攻战斗为课题,深入研练装甲部队在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作战运用、力量编成、行动方法、指挥协同、综合保障等问题,检验重装部队在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以及信息化主战装备和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作战效能。”
北京军区某装甲旅旅长王子强介绍说:“这次实战化演练对于我们旅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实战化程度是空前的,目前我们仅仅知道一个概略的作战背景,知道要进行昼夜连续实施,其余的情况完全不清楚,导演部将给我们赋予诸多临机导调情况,充分检验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和部队综合反应能力。”
据介绍,为了更加体现战术训练的真实性,参训部队还自行加压,首次组织冬季大规模夜间射击演练,通过演练解决协同中存在的机动、通信、保障等突出性问题。
天寒地冻的天气同样会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武器零部件断裂、炮弹飞行速度减慢、命中精度降低、数据传输延迟等情况都会影响作战结果。
“在严寒条件下装备到底能够打多远、用多久、通多远?”王静介绍说,“为了获得翔实的数据,北京军区这次还将新型信息化主战装备和一体化指挥平台全部拉到高寒地区,在各种恶劣环境和实战背景下完善‘寒区作战数据库’,通过训练积累数据,通过数据掌握寒区作战的规律。”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4-01/08/c_125976105.htm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0日电 特写:演风改变,从“中军帐”开始——北京军区重装部队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实战化演练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济美
“我不同意这个意见,我认为应该把地炮连配置给前沿攻击群,使前沿攻击群有更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我认为地炮连应该由旅直接使用,便于处置临时情况!”
“‘敌军’是重型旅合成营,阵地防御属于攻防兼备式,我认为作战构想应该考虑‘敌军’会在什么时机,按照什么路线发起反击!”
1月9日、10日,北京军区重装部队高寒地区复杂条件下实战化演练进入作战筹划阶段。记者探访作战会现场,参演部队指挥员围绕战役行动展开激烈交锋。
此前,某装甲旅旅长王子强已经根据最新战场态势,确定了战斗构想,旅指挥机关在综合战场信息后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在A高地,我们要面对三股‘敌军’作战,我建议调整兵力部署!”
“作战过程中电磁频谱资源紧张,我建议各单位要按照分配计划严格使用,避免自扰与互扰!”
这时,一条条作战建议也从装甲兵指控平台上传过来,没有一句客套话,直指作战方案的疏忽。
“你们对‘敌军’的空中支援力量没有进行充分判断!”北京军区司令部军训部处长杨金龙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信息化条件下对敌情的掌握,尤其是对“敌军”的攻防战斗特点如果分析不透的话,很难实现战役军团驱歼目的。”
“把所有的问题解决在‘战斗’打响之前,作战会就应该这样开!”王子强说,“在作战构想阶段,指挥员就是要充分听取各个部门的意见,让战斗方案最大程度贴近实战化效果”。
在综合各方意见后,旅指挥机关对三套作战方案进行推演验证,优选最佳战斗方案,迅速确定战斗决心。
“从对‘敌情’研判到定下作战决心,旅指挥机关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这个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某装甲旅参谋长李文良说,“这次演练,真正实现了由机关主导作战向指挥员主导作战的转变,提高了作战决策效率。”
记者注意到,整个作战会议和作战协同期间,所有指挥员没有一个人对着稿子念,全是依据系统研判情况,对照沙盘摆兵布阵,个个对情况了然于胸。“搞基地实战化演习就要突出以‘不念稿子’来正演风。”杨金龙说。
“不怕出错,不错演砸,不怕推倒重来,这是我们解决训练中距离实战化比较远的具体措施。”某集团军副参谋长
梅建华说,“按打仗的标准改进训风演风,首先必须从‘中军帐’改起,真正让作战筹划细致、精准、务实,锤炼参演部队谋划指挥打仗的能力,既要能打仗,更要打胜仗。”
就在战斗决心刚刚确定后,导演部又临机出题“你部指挥所已经暴露,令你部迅速制定指挥所转移方案,待报批后转移。”
王子强:“按照指挥所转移预案迅速调整完善……”
记者在现场看到,命令下达后,所有隐蔽在伪装网内的装备开始启动,战士们迅速进入战位,一边加强警戒一边拆除伪装,现场顿时充满战火硝烟的气氛。
然而,由于高寒地区系统传输效率降低,旅指挥所转移方案延迟到达上级机关。
“按照导演部的意图,指挥员应该迅速下达转移命令,边上报,边指挥部队行动,”杨金龙说,“现代战争‘发现即意味着摧毁’,这个旅指挥所已经遭‘敌军’精确打击。”
“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语音通信的方式?你们还是传统的作战思维,没有体现反击做作战‘快’的特点……”梅建华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不怕推倒重来,充分锻炼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和实战意识。”
王子强感慨的对记者说:“不怕出错,不错演砸,不怕推倒重来,不仅是一个观念上的突破,更为部队搞实战化增添了勇气和精神力量。”
在紧张的“中军帐”内记者已经感受到,接下来的战斗必将更为严酷,更为贴近实战……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4-01/10/c_125987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