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60年全系列教练机体系:推进新初教飞机进度

标签:
国防军事杂谈 |
60年,这里产出了5000多架飞机;60年,从初级教练机到基础教练机,再到高级教练机,这里形成了完整的教练机体系;60年,这里研制的教练机以服务国防建设为理念,成就了数以万计的新中国飞行员,这里,就是中国教练机的研发制造基地——中航工业洪都。
1958年8月27日,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螺旋桨教练机初教6首飞成功,从此,这款飞机为我国空军训练作战体系的建立打下了最为坚实的根基。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洪都公司坚守品质,将初教6培育成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名机,并以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初教6系列飞机安全可靠,不仅为中国民航和空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还援助出口一些国家,如孟加拉、柬埔寨、朝鲜等国。
20世纪80年代,洪都公司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通过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巴基斯坦合作,共同研制了K8飞机,成为新中国第一种与国外合作研制、以外销为主的教练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自主创新模式。
因为定位准确,K8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1999年,中国和埃及签约80架K8,后又续约40架,并第一次实现了中国飞机整机生产线、飞机研发中心、飞机综合保障系统出口国外,被誉为“金字塔之鹰”。至今,K8已出口300多架,占据了国际基础教练机市场的70%以上的份额。
从中国走向世界,再从世界回归中国,K8完成了一个完美靓丽的转身。1992年,因国际市场的美誉盛传,K8受到国内军方的立项,被部队采购列装,成为国内教练机的主力机型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因为K8的出现,完成了从“初教6—歼教5”到“初教6—K8—歼教7”的新训练体制转型。K8登上中国航空工业教练机历史舞台是时代赋予的契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做大做强必经的一步,也是中国建立一支适应现代空战要求的飞行员队伍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洪都公司再次将战略眼光瞄准了航空技术最前沿。2006年,“猎鹰”L15的推出最终完成了初、中、高级完整的教练机体系,洪都也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教练机研发制造基地。目前,L15已经参加多次国际国内航空展览并成功进行精彩的飞行表演,引起业内广泛关注。L15“猎鹰”高教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使洪都在航空训练装备产品上实现了系列化、体系化,同时,在技术研制能力方面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教练机产品正式进入国际教练机行业高端市场。
以L15为牵引,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教练机产业价值链,洪都将立足于在输出先进产品的同时输出先进的理念,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服务于中国空军飞行训练新型体制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洪都还将围绕教练机基地做深入细致的文章,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初教飞机研制进度,争取早日迅速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新型教练机等机种的立项与研制工作,完善并拓宽价值链,健全洪都的产品组合,把洪都打造成名副其实、世界一流的飞机训练能力供应商。
60年来风云变幻,洪都公司的战略思路在变,产品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信念与坚守。在新的发展机遇期,这个与新中国航空工业同生共长的“奠基企业”,将以更加执著的信念,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