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流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参数

(2018-10-30 08:41:37)
标签:

环保

生化系统

水处理

污泥

知识

分类: 环保水处理

一、 基本结构


平流式沉淀池分为进水区、沉淀区、存泥区、出水区4部分。

1进水区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流量均匀分布在进水截面上,尽量减少扰动。一般做法是使水流从絮凝池直接流入沉淀池,通过穿孔墙将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上。

为使矾花不宜破碎,通常采用穿孔花墙  V<0.15-0.2 m/s,洞口总面积也不宜过大。

2沉淀区

沉淀区的高度一般约3~4m,平流式沉淀池中应减少紊动性,提高稳定性。

3出水区

通常采用:溢流堰(施工难),淹没孔口(容易找平)见(图7-10)孔口流速宜为0.6~0.7m/s,孔径20~30mm,孔口在水面下15cm,水流应自由跌落到出水渠。


为了不使流线过于集中,应尽量增加出水堰的长度,降低流量负荷。堰口溢流率一般小于500 m3/m.d,目前我国增加堰长的办法如(图7-11)。


4存泥区及排泥措施


泥斗排泥:靠静水压力 1.5 – 2.0m,下设有排泥管,多斗形式,可省去机械刮泥设备(池容不大时)

穿孔管排泥:需存泥区,池底水平略有坡度以便放空。

机械排泥:带刮泥机,池底需要一定坡度,适用于3m以上虹吸水头的沉淀池,当沉淀池为半地下式时,用泥泵抽吸。

还有一种单口扫描式吸泥机,无需成排的吸口和吸管装置,沿着横向往复行走吸泥。


二、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

1 沉淀池实际水流状况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主要为短流的影响,产生的原因有:

(1)进水的惯性作用;

(2)出水堰产生的水流抽吸;

(3)较冷或较重的进水产生的异重流;

(4)风浪引起的短流;

(5)池内存在的导流壁和刮泥设施等。

2 凝聚作用的影响:

由于实际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和水深所产生的絮凝过程均影响了沉淀效果,实际沉淀池也就偏离了理想沉淀池的假定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