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征电子排布的分析
(2011-10-11 17:22:44)
标签:
教学 |
分类: 知识归纳 |
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征电子排布的分析
古田一中
方法:熟练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细心分析各类电子间的关系,结合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出各元素原子。
目的:熟悉短周期元素原子电子排布。
(1)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Be、Ar(因短周期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前者是后者的2倍:C(因次外层电子只能是2);3倍:O;4倍:Ne;
后者是前者的2倍:Li、Si(因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3倍:无;4倍:Mg;8倍:Na。
(2)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Be、Mg((最内层电子只能是2);
前者是后者的1/2倍:Li、Na;2倍:C、Si;3倍:O、S;4倍:Ne、Ar。
(3)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H、Be、Al(因短周期只有1、2、3周期);
前者是后者的1/2倍:Li;2倍:He、C、S;3倍:O;4倍:Ne。
(4)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H、He;
前者是后者的1/2倍:Be;1/3倍:Li、P;1/6倍:Mg。
(5)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Be(K层为内层时电子数只能是2);
前者是后者的1/2倍:Li、P(K与L层共为内层时电子数只能是10);4倍:Ne。
(6) 次外层电子数与其它各层电子总数的关系:
二者相等关系:Be、S(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前者是后者的1/2倍:C;1/3倍:O;1/4倍:Ne;2倍:Li、Mg。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