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真一切真!心不真,所有的行为都是假的

(2018-10-26 12:30:20)
标签:

佛学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作者:蔡礼旭

来源:学习蔡礼旭老师(ID:xuexicailixulaoshi)

提升一个孩子的道德学问,从哪里下手?从他的存心下手。你不要看孩子毕恭毕敬跟你鞠躬,可能你走了之后,他就变了一个脸。所以,要抓住根本,要抓住真实的东西,心是根本。

一个孩子有了孝心的时候,他的一切行为都是那样的孝顺,那样真心。一个孩子有了恭敬心之后,他所有的行为都会很恭敬。所以,不要小看那些礼仪,不要小看孩子对长者的礼貌,那都是外在的点点滴滴内化成为他内心的态度。当他的行为内化之后,言语举止皆不离恭敬之心。

一真一切真。一真是什么?心真。一切是什么?行为。心真了,所有的行为都真了;心不真,所有行为都是假的。当你的心真诚,所有的朋友对你都是真诚的。人生所面对的人事物,都是你的一面镜子。当你对他好,他反射回来对你也好;当你对他不好,他反射回来对你也不好。人生就像照镜子一样,如果随时都是笑脸,代表你的心是随时随地对人关怀、对人恭敬。学习圣贤学问的人,脑子里想不起来看哪一个人不顺眼、跟哪一个人过不去,每天都是想着大家对我们的关怀,想着如何赶快提升自己,回报别人对我们的肯定。

当镜子一边照过来五十个人对我们笑,另一边照过来五十个人对我们哭、对我们很凶,请问一边的五十个笑脸是真的还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一个人真正能宽容别人,绝对不是百分之五十宽容,百分之五十不宽容,那是自欺欺人,是我们还没真正力行圣贤的教诲。为什么有百分之五十是笑脸?因为他们顺着你,你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做,如果他们不顺你,你就对他们没有好脸色,所以用的还是好恶心。好恶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好恶心待人处世,纵使现在这些人对我们是笑脸,改天相处过程中有些摩擦,马上就变脸了。所以,人的道德学问是要时时处处提得起恭敬心、宽恕心,那才是真实学问

人贵自知,求学问的人不可自欺欺人。我们既然有因缘听闻圣教,今生就要成就自己的道业,否则就太可惜了。当你有决心求学问,你的家人、亲人绝对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我们周遭亲朋好友变化的快与慢是由谁决定的?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善要从根本看,从动机、存心了解善的真假,如此才不会判断错误,所以观人的能力一定要好。看错一个人,对人生会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因为看错一个人,几十年的努力都毁于一旦。而这些毁于一旦的人,他们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有没有帮助?没有。看错人没关系,要了解看错的原因,重新再站起来。人生只要有开始就不怕太晚,只怕一生走得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当我们的人生已经处于逆势、处于不好的状态时,就要告诉自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己的状况有没有大舜那么惨?大舜是连父母都要害死他。请问你人生的这一盘棋有没有比大舜更难走?大舜的孝道排名第一,“亲憎我,孝方贤”,大舜用他的真诚心感动了父母,让家庭得到幸福快乐。大舜也感动了所有的臣民,他们佩服他的德行,进而提升自己的德行,孝顺父母。我们不要怕人生的棋不好下,只怕自己没有真诚、没有道德学问的根基。圣人的学问是时时刻刻能让你的人生从不好的状态到达圆满。只要有学问、有智慧,你的人生一定可以走得有声有色

对于孩子,我们要明白他每天努力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假如孩子每天努力的动机是“我父母这么辛劳,我一定要让他们放心”,那你这一辈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孩子的存心若是“我考得好,我爸爸就要给我五十块、给我一百块”,你就要担心了。不要看孩子很努力就非常高兴,存心错了,就错到底,这个道理几个人懂?

摘自《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那就是行善、尽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