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弟子规】钟茂森:《弟子规》成就我的人生

(2015-06-09 07:13:32)
标签:

情感

《弟子规》

教育

健康

http://s9/mw690/002riRN4gy6SV94vbTy08&690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家庭教育的课本。它是以圣贤之道,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习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三个字,“规”是规矩,“弟子”是什么意思?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圣人的学生。


《弟子规》是以孔老夫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整篇的纲目来进行开解的。《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们必须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冉求他们都不是小孩

子,他们都是成年人,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是力行《弟子规》的典范。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生活的规范方面去扎根,而《弟子规》就是扎根的教育,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成圣成贤的根基。因此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要学习,也都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


孔老夫子说他是述而不作,所叙述的都是古圣先贤之道,是转述前贤的教诲。首先要明了为什么孩子要学《弟子规》。《易经》上面就写道,“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童蒙。童蒙养正,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培养他的正知正见,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的功业。因为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孩子的手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将来必定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而且他越有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品行,就越危险。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才无德是毒品”,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作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个事情有“利”,大家就趋之若鹜去做了。如果没利可图,大家就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很爱邮票,所以也很喜欢集邮,邻居家的小孩也有这个爱好,我们两个就成了朋友。结果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也很漂亮,心里就起了贪念,想方设法要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大一些,也有一点儿口才,所以邻居家的孩子都很听我的话。于是我就拿着自己那些普通的邮票,跟邻居家的小孩说多么多么的珍贵,说他们的邮票其实并不珍贵,很普通,如果愿意我们可以交换。结果就这样把邻居家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这个集邮本上了,把我的普通邮票都换给了他。


大概过了一两个星期,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了。可能是邻居家的小孩把集邮册给他父母看了,父母看到之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是普通邮票。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骗来的所有邮票都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用一种很平淡,但是又很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都烧掉了,因为我不想让你为了邮票而道德品质堕落。”《弟子规》讲“德有伤,贻亲羞”,虽然母亲只是讲了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羞愧。


我还算是有一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我在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自从那次父母给我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了。


当父母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就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在正道中。如果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纵容、包庇我的话,今天我就不能坐在这里跟大家谈《弟子规》了,那可能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人了。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不正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杜绝掉。纵容、包庇,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成人生的悲剧。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利、没有义,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了获得一个手机,竟然把他的父母亲都给毒死。为什么要毒死父母?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买手机,如果毒死父母,就会有一笔人寿保险金,他想用人寿保险金去买手机。这令人发指而又真实的案子,追究根源,都在于从小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家庭会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这个社会必定会混乱。


我们希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用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都能够遵循伦理道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了吗?



——选自《细读弟子规》钟茂森/著(荣登多种畅销书排行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