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里中的宇宙观
(2012-05-12 21:09:30)
标签:
杂谈 |
一、《华严经》里面讲到的宇宙科学远远超过现在科学家所探讨到的。了解此,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二、现代宇宙学简介
宇宙代表时间和空间,宇宙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宇宙的结构和运动,探索比星系更高层次的宇宙有何特性以及运动的规律性。大爆炸宇宙理论被人类广泛接受。现代天文学家已经可以观测到上百万年光年的宇宙空间。如何解释这些客观事实呢,预测宇宙未来的发展?现代宇宙学研究最大特征就是重视客观事实,恒星的起源和演化,物质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等。宇宙多大,结构如何,有没有诞生之日和终结之时?大爆炸理论:150亿年前,一个小圆点,发生发爆炸,然后急剧膨胀,形成今天的宇宙。但这个理论对很多根本问题没有答案:大爆炸之前如何,大爆炸如何引起的,膨胀到后来是什么结局?科学家还在探索。
三、华严经简介
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第一部宣说的经典,在定中为法生大士宣讲,就是菩萨们,他们有能力参加华严的法会。所讲都是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方东美:华严经是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净空老法师:它也是世界科学的最高峰。它是一部圆满的宇宙学概论。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位教育家。办班办了300多次,是位多元文化教育的老师,是社会义务教育工作者,教导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四、华严经里中的宇宙观
1、宇宙的完整描述
一开始对宇宙的认知,地球中心说。后来布鲁诺提出日心说,比地心说进步,但被斥为异端邪说。伽利略坚持地球是圆的,被终身监禁。现在知道了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宇宙中像一颗尘埃。我们打开佛经一看,佛在2500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并且比现代宇宙学家探索的更为广阔。佛告诉人们,宇宙是没有中心没有边际的。古版的华严经上首页是法界安立图:一个小世界是一个单位世界,有地球太阳月亮,中心是须弥山,日月围绕其转,这个小世界是个银河系。北京邮电大学物理学老教授黄念祖提出。每个小世界都有六道。天道上有多层天。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是佛陀的教化区。那像这样的婆娑世界有多少呢?华严经上讲,不计其数,他们共同构成一个“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像这样的世界种,有所少呢?佛说是无量。有着无量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海指广大)。以这个海为中心,总共十方,都有无数的这样世界海。可见宇宙是无尽无边的。地球是悬在半空中的,银河系也是如此。华严经里所讲的宇宙不知道比今天科学家所观测的宇宙大多少亿倍!!科学家描述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有很多行星组成的星系,宽大约8(或10)万光年,中心厚度大约是1.2万光年,总共有恒星(太阳)总数1000多个。科学家用光年作长度单位,因为光最快啊!!一光年大约是9.7万亿公里,银河系的直径就是8(或10)万光年乘以9.7万亿公里。银河系的星系外我们称为河外星系,距离我们有数十亿光年。我们能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大约与地球相隔100到200亿光年。但是天文学家这个距离,实际上大小远不如佛在经历说的娑婆世界的大小。佛在经中说,娑婆世界是10亿个银河系,就算一个银河系直径是8万光年,10一个银河系就是80万亿光年。现在科学家才能观测到100到200亿光年啊!!一个娑婆世界我们都观测不了,何况由无数娑婆世界组成的“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呢?更何况由无数的世界种构成的世界海呢?华严经里对于宇宙的描述正让我们叹为观止啊!!故佛教导我们心量要大,心包太虚!!我们要把自己定位在无限广大的时空当中,不要想着眼前一点点的人我是非!佛告诉我们起心动念要为整个净虚空遍法界众生着想,把心量扩大!
2、华严经里最早的天文数学
早在2500年前,佛陀就讲到了“幂”的概念,用数字表示就是x的n次方。佛讲幂有无限次的,并且都有名字。
“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善男子!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善男子!我以此菩萨算法,算无量由旬广大沙聚,悉知其内颗粒多少。”
波旬是长度单位,指无限大。沙聚就是微粒。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宇宙有多少微粒呢?10的80次方,但这个数字比佛陀讲的要少的多了。佛陀描述的有所少呢?我们用数学语言翻译一下:一洛叉指10的五次方(十万为洛叉);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也就是10的七次方;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也就是10的14次方;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就是10的28次方;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就是10的56次方……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就10的448次方……趣趣为一喻,就是10的3584次方,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也就是10的14336次方,什么概念,1后面有14336个零,你说多大!!这样到了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就是10的3758096384次方,这个数字多大呢,无法计算,如果你一秒钟画上两个零,一天24小时不间断,你也要画60年才能全部画完!你想想佛的数学是在是太高深了!!现在我们能观测到的最大的天文数字是10的80次方啊!!像洛叉、俱胝、阿庾多这样的数学单位,华严经里有126个,而我们现在只有十、百、千、万、亿、兆等,故《国际数学通史》明确承认佛教对数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可见佛教根本不是迷信啊,也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是科学啊,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最圆满的描述。佛陀是位大智慧者啊,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然后描绘给我们看的啊!!
3、时空的不确定性
现在的物理学承认时间、空间是可变的。爱因斯坦已为我们证实。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只适合于地球这个小空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完全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运动中物体的长度是可变,当速度很大的时候(如接近光速),那么物体长度就会减小,光速运动的物体长度等于0,也就是说空间没有了。正如美国NASA的太空物理学家斯丹•奥顿沃博士讲的,物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因为长度空间什么的都没有了!也就说,你可以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出现!因为空间距离本身是假的,是人的错觉,爱因斯坦说空间的存在时假相嘛!佛法里说,空间都是由妄想执著分别中产生的,不是真有的。你真正地把这些妄念放下了便可以在不同的空间来回穿梭!正如《华严经》中所说: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体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是说,普贤菩萨能以其智慧神通,在一一佛所(一个娑婆世界,即10亿个银河系,是一个佛所),也就是在所有的世界里现不可说不可说(即10的3758096384次方)的身!为何他有这个本事?因为空间是假的嘛!!近代也有一个例子,高僧虚云老和尚(解放后圆寂),一次入定到了兜率天(另一个空间)的内院,听弥勒菩萨讲法。《无量寿经》云:“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来没有地方来,去没有地方去。也是讲没有空间。“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就是讲大菩萨能在各个空间里同时示现,好比一个魔术师变幻多端。这些,你要了解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便知那是事实,不是神话。故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多远?经上讲十万亿佛国土,就是十万亿个娑婆世界。但《观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为什么?空间是假的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这里,空间是你的幻觉。我们现在是迷了啊,当然觉得空间是真实存在的。
时间也是假的。爱因斯坦假设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那么按照这个推理,时间本身就是虚幻的。举了个例子:一列火车在高速前进,里面的人慢慢地走,但是观测员看见我们的速度很快。假如我们在太空船里,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离开地球,这时候你想测试一下时间。你用时间仪器向地球发射讯号,一秒钟一个,地球上接受的人发现,时间的间隔不是1妙,而是好几妙才有一个讯号。因为太空船相对于地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而这个信号又要飞回去,飞行的空间很长,故地球上的人感到时间延迟了,这就是时间蔓延的现象(Time
Dilation)。如果这个飞船以光速的速度飞行,那么这个信号(光波)永远也到不了地球,几十万年也不行。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明白佛经上的一些话。如《华严经》的六十华严中说:“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是无量劫。”因为时间是假的嘛,用物理学的语言说,由物体的运动速度决定的。这就是《华严经》里讲的事事无碍。《华严经》八十华严《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中说:“所谓,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一劫与无数劫平等,无数劫与一劫平等。”(一劫大致是12亿年。)时间是假的,佛经里讲的比爱因斯坦讲的,更全面更圆满。
爱因斯坦还提到了时差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孪生兄弟命题:如果有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人乘宇宙飞船以光速作宇宙飞行一年,然后回到地球上,那么,留在地球上的人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从宇宙归来者仍是翩翩少年。这个可以用哈勃的宇宙膨胀定律说明:离开我们地球很遥远的星系,是以高速度在飞离我们,现在我们可观测的宇宙极限距离是200亿光年,边缘上的星系是以接近光速在飞离我们。对照佛经,我们看到一个娑婆世界有10亿个银河系,这一个银河系里头,有个须弥山(可能是现在所说的黑洞,引力极强的天体),是银河系的中心。
须弥山是腰鼓状的山形,中间细两头粗,须弥山腰有四王天,山顶有忉利天。四王天是个庞大的天体,有天人生活,上面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50年,时差不一样,就像孪生兄弟的例子,只不过拉大了一点,可能是因为四王天运行的速度特别快,接近光速,所以时间才与我们有那么大的差异。那么我们来算一算,人间50年相当于四王天1天,这个时间间隔多大呢?根据相对论的公式t=t0*
√(1-v^2/c^2)
计算一下,发现四天王天的运动速度基本上就是光速了,并且很有可能比光速还大。而当一个物体达到超光速时,它已经超越了三维空间,用再高级的天文望远镜你也望不到,因为它不在你这个空间里面啊!这种时间蔓延的现象,《华严经》里讲的很清楚,其《如来寿量品第三十一》云:“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我们这个娑婆世界12亿年,只相当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
佛和菩萨有这种能力,能在同一时刻返回无限的过去和进入无限的未来。《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过去现在和未来。
综上所述,运动着的空间与时间均依赖其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速度,是可变的错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空间与时间可能会完全变样。事实上,最近所发现的宇宙黑洞就证明了这个理念。根据美国NASA太空物理学家的说法,黑洞中的时间与空间可能互相替换。这意味着空间可能变成时间的样子,时间可能变成空间的形状。所以绝对独立的空间与时间俱不存在,只是人的错觉(妄想)所造成的。杨仁山的《佛教三字经》中一开头就说:“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
(这里“始终”是指时间,“内外”是指空间。)佛法称时间与空间都是“不相应行法”,意思就是抽象概念,并非真实。《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一段:“无有始终,若觅始终,如空中求迹,如影中求人”。
可见,时空形成四维区域是人的妄想执着而产生的错觉。现代科学家已承认的十一维空间,也都是妄想执着的错觉。在放下的妄想执着的当下,就没有了时空的界限,而入不思议的境界。正如中峰禅师说的“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