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豆豆
| 摄
你是否记得,
自己为什么拿起相机?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青年女性摄影人——
为了分享旅行、美食;
熊豆豆用相机记录生活;
因为喜欢美妆与摄影,
东东选择做了美妆类摄影师;
她们镜头下的画面完全迥异,
以各自的心情按下快门,
但通往的都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01
@熊豆豆
旅行社产品经理
我是一名旅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旅行线路的制定,也是在旅途中,我逐渐喜欢上摄影。第一次出国是大二的时候,当时去了法国,由于是跟团行,体验不是很好。那次之后,再去泰国、土耳其等地,我都会自己设计线路、制定攻略。
熊豆豆
| 摄
我父母很开明,基本上,我做的决定他们都会支持。上研一的时候,我想去非洲当志愿者,辅导员需要父母签署安全协议书,我跟我爸一讲,他立马在办公室里洋洋洒洒写了封信给辅导员,还鼓励我说,很开心我帮他实现了心愿。
熊豆豆
| 摄
毕业后,我在国企工作了几年,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人生,在父母认可下,辞职做了旅行自媒体和定制游,迄今为止,我已经走了5大洲20多个国家,也用相机留下了许多美好瞬间。
我不仅拍风景,也会拍美食。上小学时,每到暑假,父母就会教我做饭。从蛋炒饭开始,我慢慢学会了做各种菜,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客人,父母都会让我“露一手”。
熊豆豆
| 摄
对于美食,我属于“相机先吃”的类型,拍完照片后,我们全家才开动。每次,我做完新菜也会先给爸妈尝,不论好吃与否,他们总会交口称赞。家里的这种氛围,也让我觉得做饭是很美妙的过程,分享美食是很幸福的事儿。
旅行时,我会从各地买厨具,因为厨具易碎,每次都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小心翼翼地背回家。我也爱逛当地的菜市场和超市,在那里寻找最鲜活、真实的生活。
我还报名参加各个地方的Cookingclass,跟当地人学本土菜色,了解他们的民族与美食文化,比如:学了西班牙的海鲜烩饭后,我才知道最初的西班牙海鲜烩饭里面没有海鲜。
熊豆豆
| 摄
因为喜欢美食,我甚至去新东方学了烹饪,原本计划效仿国外,在上海办个Cookingclass,教外国人做中餐,没想到新冠疫情爆发,我的计划不得不搁置,转而做起了旅行产品经理,还和朋友一起在大理开了家民宿。
我很喜欢大理,游客和生活在那儿的人,像是两个平行时空一样,很奇妙。它很包容,生活着很多数字游民和艺术家,也是全国瑜伽爱好者和灵修人士的聚集地,它有全国最棒的素食,生活成本很低。
在大理,生活节奏很慢,真的是一天只做一件事,有时候,我们一整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摘桑葚。
熊豆豆
| 摄
我们的民宿有个小院子,里面种了很多花草,还有果树。我朋友每天早上会做修行瑜伽,我在上海也会做瑜伽,但跟在大理的感觉完全不同,我们的民宿是木头房子,阳光从整面墙的窗户洒下来,外面有鸟声,连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会步行到洱海边,迎着日出做瑜伽,那是一种很接地气的生活。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MBTI测试,我测出来的结果是表演型人格,适合做旅行或者销售类工作。我总说自己是太过自由的灵魂,其实我是在旅行中变得越来越外向。
熊豆豆
| 摄
上个月,上海封控结束,我连夜开36个小时的车,一路到大理,从天天抢菜到了穿着睡衣赶集、1块钱能买一整袋菜的环境中,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将来,我想跟朋友在大理的院子里生活,我希望自己一个月带一次团,到那里种种花、买买菜、做做饭、拍拍照,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02
@东东
美妆师美妆类、创意类摄影师VOGUE 杂志认证摄影师
我最初从事美妆行业,后来到朋友的摄影公司做管理岗,由此接触摄影。从朋友公司离开后,开始专职做美妆类摄影师。
我的工作主要是拍人物、产品。刚入职时,为了更好地拍人物,我会拿着相机扫街,慢慢在实践中积累出拍摄经验和感觉,也找到自己的方向。
提到美妆或者时尚摄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时尚和光鲜,事实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几个项目同时进行,日夜颠倒也是难免的。最初做美妆行业时,我还坚持每天带妆上班,到了美妆类摄影,反而想要一种很轻松、舒服的素颜或淡妆状态。
东东
| 摄
美妆与创意摄影,虽然需要摄影师的创意,但天马行空要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所以,相较于拍摄,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前期方案的准备上,比如布景、模特、拍摄风格等都会被提前写在脚本里,拍摄当天的效果也是可预期的。
化妆师的经验让我对于模特有着天然的敏感,有时候,可能只是看她一眼,就能抓到她的最佳拍摄角度,这是吸引我做下去的原因之一。
我的工作作节奏很快,压力也比较大,周末的时候,会约上几个朋友扫街。有时候从上午开始,走走拍拍,不觉间,一天过完了,也不会觉得累。
在上海,前些年,我常去的地方是董家渡。我在那里可以看到很日常的东西,我记得有次看到一位捡垃圾的奶奶,她身上穿了很多件衣服,看起来很潮,但现实其实会有种反差,很心酸。
我很喜欢台湾的两位摄影师是钟灵和陈咏华,钟灵前卫而怪诞,拍出的人像很鲜明;相较之下,陈咏华镜头下的人则充满了温柔与诗意。我也很羡慕荒木经惟,70多岁还在拍时尚杂志,我想等我老了,也会像他那样。
东东 美妆类摄影作品↓
2022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同步征稿中
欢迎关注、参与投稿
第12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作品征集
2022年6月5日-10月10日
邮箱投稿
shuu2010@sina.com
微信投稿
关注大赛微信(syds2013)
直投(备注:“作品名+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18016270608(微信同号)
人与环境影像|在洱海边,迎着日出做瑜伽,这是我想记录的生活
你是否记得,
自己为什么拿起相机?
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青年女性摄影人——
为了分享旅行、美食;
熊豆豆用相机记录生活;
因为喜欢美妆与摄影,
东东选择做了美妆类摄影师;
她们镜头下的画面完全迥异,
以各自的心情按下快门,
但通往的都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01
我是一名旅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旅行线路的制定,也是在旅途中,我逐渐喜欢上摄影。第一次出国是大二的时候,当时去了法国,由于是跟团行,体验不是很好。那次之后,再去泰国、土耳其等地,我都会自己设计线路、制定攻略。
我父母很开明,基本上,我做的决定他们都会支持。上研一的时候,我想去非洲当志愿者,辅导员需要父母签署安全协议书,我跟我爸一讲,他立马在办公室里洋洋洒洒写了封信给辅导员,还鼓励我说,很开心我帮他实现了心愿。
毕业后,我在国企工作了几年,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人生,在父母认可下,辞职做了旅行自媒体和定制游,迄今为止,我已经走了5大洲20多个国家,也用相机留下了许多美好瞬间。
我不仅拍风景,也会拍美食。上小学时,每到暑假,父母就会教我做饭。从蛋炒饭开始,我慢慢学会了做各种菜,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客人,父母都会让我“露一手”。
对于美食,我属于“相机先吃”的类型,拍完照片后,我们全家才开动。每次,我做完新菜也会先给爸妈尝,不论好吃与否,他们总会交口称赞。家里的这种氛围,也让我觉得做饭是很美妙的过程,分享美食是很幸福的事儿。
旅行时,我会从各地买厨具,因为厨具易碎,每次都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小心翼翼地背回家。我也爱逛当地的菜市场和超市,在那里寻找最鲜活、真实的生活。
我还报名参加各个地方的Cookingclass,跟当地人学本土菜色,了解他们的民族与美食文化,比如:学了西班牙的海鲜烩饭后,我才知道最初的西班牙海鲜烩饭里面没有海鲜。
因为喜欢美食,我甚至去新东方学了烹饪,原本计划效仿国外,在上海办个Cookingclass,教外国人做中餐,没想到新冠疫情爆发,我的计划不得不搁置,转而做起了旅行产品经理,还和朋友一起在大理开了家民宿。
我很喜欢大理,游客和生活在那儿的人,像是两个平行时空一样,很奇妙。它很包容,生活着很多数字游民和艺术家,也是全国瑜伽爱好者和灵修人士的聚集地,它有全国最棒的素食,生活成本很低。
在大理,生活节奏很慢,真的是一天只做一件事,有时候,我们一整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摘桑葚。
我们的民宿有个小院子,里面种了很多花草,还有果树。我朋友每天早上会做修行瑜伽,我在上海也会做瑜伽,但跟在大理的感觉完全不同,我们的民宿是木头房子,阳光从整面墙的窗户洒下来,外面有鸟声,连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会步行到洱海边,迎着日出做瑜伽,那是一种很接地气的生活。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MBTI测试,我测出来的结果是表演型人格,适合做旅行或者销售类工作。我总说自己是太过自由的灵魂,其实我是在旅行中变得越来越外向。
上个月,上海封控结束,我连夜开36个小时的车,一路到大理,从天天抢菜到了穿着睡衣赶集、1块钱能买一整袋菜的环境中,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将来,我想跟朋友在大理的院子里生活,我希望自己一个月带一次团,到那里种种花、买买菜、做做饭、拍拍照,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02
我最初从事美妆行业,后来到朋友的摄影公司做管理岗,由此接触摄影。从朋友公司离开后,开始专职做美妆类摄影师。
我的工作主要是拍人物、产品。刚入职时,为了更好地拍人物,我会拿着相机扫街,慢慢在实践中积累出拍摄经验和感觉,也找到自己的方向。
提到美妆或者时尚摄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时尚和光鲜,事实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几个项目同时进行,日夜颠倒也是难免的。最初做美妆行业时,我还坚持每天带妆上班,到了美妆类摄影,反而想要一种很轻松、舒服的素颜或淡妆状态。
美妆与创意摄影,虽然需要摄影师的创意,但天马行空要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所以,相较于拍摄,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前期方案的准备上,比如布景、模特、拍摄风格等都会被提前写在脚本里,拍摄当天的效果也是可预期的。
化妆师的经验让我对于模特有着天然的敏感,有时候,可能只是看她一眼,就能抓到她的最佳拍摄角度,这是吸引我做下去的原因之一。
我的工作作节奏很快,压力也比较大,周末的时候,会约上几个朋友扫街。有时候从上午开始,走走拍拍,不觉间,一天过完了,也不会觉得累。
在上海,前些年,我常去的地方是董家渡。我在那里可以看到很日常的东西,我记得有次看到一位捡垃圾的奶奶,她身上穿了很多件衣服,看起来很潮,但现实其实会有种反差,很心酸。
我很喜欢台湾的两位摄影师是钟灵和陈咏华,钟灵前卫而怪诞,拍出的人像很鲜明;相较之下,陈咏华镜头下的人则充满了温柔与诗意。我也很羡慕荒木经惟,70多岁还在拍时尚杂志,我想等我老了,也会像他那样。
东东 美妆类摄影作品↓
2022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同步征稿中
欢迎关注、参与投稿
第12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作品征集
2022年6月5日-10月10日
邮箱投稿
shuu2010@sina.com
微信投稿
关注大赛微信(syds2013)
直投(备注:“作品名+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1801627060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