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看重作品中的温情和力量

2022-06-27 15:35:13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摄影 摄影人 摄影说 征稿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一直以来都主张摄影人“带着思想和责任去拍摄”,用影像关注自然资源、环境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作品征集和评选中,推崇“生态摄影”的概念,这也让很多人投稿者,把“生态摄影”作为自己的标签,那么什么是生态摄影呢?

从常规的字面的理解上,我们把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称为生态,那么,记录这种关系的摄影,可以称之为生态摄影。

按荒木经惟的理解,生就是作品画面中的所要表现主体的动感,活着,正在进行某种活动,所以,“生即是动”。其实,这也我们在常规的评片中,经常会说某作品的主体表现呆板,不够灵动,也即主体与环境或主体与主体之间缺少动态的连接。那么态是什么,态就是形态、姿态,也就是在光影的交错中,你摄入镜头中的点、线、面的构成,所以,经常有老师在摄影讲座中,会讲到各种构图方法,涉及散点式、平行式、对角线、单点式、取景框式等等。

由此延伸开来,我们就可以对生态摄影的理解,不局限于拍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而是可以应该外延至更广泛的领域,就像我们曾经发起和征集的“古树生态”“建筑生态”“商业生态”“古镇生态”“特色各地区生态”“食材生态”摄影等等。以至我们还可以延伸,如人的身体生态,再延展有家庭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生态……

所以,在历年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作品评选中,对作品本身构图形式、色彩组合美感的前提下,还会注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关系,即作品主体之间或主体与环境有没有互动?有了,好,会继续看作品本身是否有可以延展的故事或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正向的思考?

当然,这些评选标准或要素,在评片时也有可能会前后顺序平一样,但能够入选的作品,一定是具备这些元中一种或几种。

所以,我们对于生态摄影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自然生态,当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那么,杯子与桌子就形成了相互作用的承载关系,在拍摄时,你能拍出杯子与桌子间的情感连接,让观众看到温情和力量,看到时光流转的痕迹,也可称好的生态作品。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