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学堂向自然学习

(2022-06-07 15:22:24)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摄影

“小映象”近自然科普

分类: 稻橙文化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从中学会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感受美,是美育教育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因素。


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学堂通过相机进行摄影记录,引导学生参与者主动观察,在历次的活动中,总能看到同学们专注拍摄记录的神情。


2022年“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学堂活动中,我们活动选在长江入海口,主题是记录长江口的生物形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动植物的一些细节之美,并对自然生物产生兴趣。

如:以湿地的芦苇为观察对象,一般要求参与者分成小组,记录芦苇高度差别,直径大小,数一数每株有多少节,基部和上部以及中部的节间变化,最长的节间位于哪几节?长度是多少?然后通过相机微距拍摄,记录叶子边缘不同变化,观察纤毛的长短是否一致?叶片的形态,长与宽的比例等,通过手机或相机记录,做到有图、有真相,可存档、可传播。


还将邀请专家,介绍长江中下游生物概况,通过远程监测视频以及动画,了解长江生物大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的科普摄影发现、记录,了解炮台湾公园常见的鸟类以及不同的动植物。如滩涂湿地常见的一种底栖生物——小型蟹类螃蜞,形似小螃蟹,学名相手蟹。还有一种不熟的人很难区分或叫出它的学名蛸蜞。崇明有句谚语:不怕螃蟹、螃蜞咬,就怕蛸蜞螯,蛸蜞咬人下狠劲。不过它的好处是,吃腐烂生物质,所以,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到分解的作用,是湿地里的清道夫,同时它的排泄物又为湿地提供矿物质和盐分,滋养了水生植被。


天气好时,也会带同学们寻觅蛸蜞的洞穴,了解它的洞穴竖直向下的特点,这些大大小小的洞穴,又使土壤更加松软,在涨潮时水灌进洞来,也达到良好的蓄水效果。尽管这种小生物不是保护物种,但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端,是湿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为鸟类提供了食物,其幼体也是一些鱼类的饵料。


如果不能走到户外,将配合基层科普工作,在校园或社区的室内做活动,携带由协会会员老师自己饲养的活体昆虫,如:螳螂、锹甲虫、跳蛛、竹节虫等,或者是蝴蝶、鸟类、鱼的标本,请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做摄影自然笔记,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形体、颜色、大小等内容,增进科普摄影记录与图说的能力,也加深同学们对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进一步了解,让活动参与者把看到的拍下来、记录下来,并能够表述出来、传播出去,这是小映象”近自然科普摄影学堂的主要科普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