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鸟类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摄影影人 |
分类: 摄影赏析 |
你,能说出几种鸟的名字
麻雀
还有
???
大多数人对于鸟类知之甚少。
最近,我们在
分享了鸟类摄影师隋玉梁的故事

作为上海也是国内最早一批拍鸟的摄影人
我们邀请他结合摄影
在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上
普及一些鸟类品种的小知识
这个系列叫#这种鸟,你认识吗#
我们将不定期更新
喜欢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本期,他将为我们介绍
01
白冦长尾雉

野鸟摄影爱好者,
无不以拍到白冦长尾雉为追求目标。
其优雅的体态,艳丽的羽毛,
尤其是长长鸰羽,让人赏心悦目。

白冦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珍禽
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们喜欢在常绿针阔混交林
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
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
是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的益鸟

白冦长尾雉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北部山地
主要栖息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中
尤为喜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不平、多沟谷悬崖峭壁
以及林木茂密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就是以白冦长尾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也是摄影人拍白冦长尾雉的第一选择

为拍到白冦长尾雉
我曾三次去董寨

第一次就碰上专程来拍这种珍稀大鸟的台湾鸟友
我们分别寻了几天,无果
离开前一天下午
在山下树林里
发现了一只雌白冦长尾雉
雄鸟依然未见到

第二次从上海出发
开车近十小时到董寨
与北京鸟友会合
因为纯粹是野拍
在保护区,或开车或扛着机器步行
寻寻觅觅,两天还是没看到
第三天早上,心有不甘
起个大早,叫了两个鸟友开车上山
车行至山里时,遇到一位老乡
他问我们是不是找“大花鸡”?
还给我们指了条小路

我们按照老乡指的路
车行不远在山脚下发现了“大花鸡”
大家以车为掩体,摆开架势,狂按快门
我给还在睡觉的鸟友打了电话
喊他们快来抓住难得的机会
这一次我总算拍到了雄雉
但由于地方狭窄,施展不开
拍得不甚理想

2019年
离我前两次去已经过去十几年
我再访董寨

环境已经大变
人们在保护的基础上
利用这一资源脱贫致富
投食引鸟,搭建掩体,提供食宿
车接车送一条龙服务
虽然没有过去纯野拍富有挑战性
但舒适拍鸟容易拍到好片子,岀作品
我也拍到了想要的照片
02
蓝鹇

玉山“华鸡”——蓝鹇
我们鸟友相约前往拍鸟

到台北与成都鸟友会合
组成一支不小的队伍
在台湾鸟友带领下拍摄

台湾鸟友热情、周到,专业
陪同我们拍摄半个月,收获頗丰

台湾蓝鹇,又名蓝腹鹇
中国特有种,分布在台湾省
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
尤以茂密的原始阔叶林和成熟的次生阔叶林为主
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
果实、种子以及根和苔藓为食

蓝腹鹇首先被发现于台湾玉山
现分布在台湾多处山地
它们生性谨慎,胆小隐蔽
常单独活动

雄鸟头颈黑色,羽冠白色,有时杂以黑斑
脸红色,额部肉冠和脸部肉垂亦为红色
后颈和颈侧蓝黑色,肩赤红色
翅上覆羽及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具金属绿色羽缘
尾羽中央一对白色
下体黑褐色,胸及两胁具金属暗蓝色光泽

雌鸟头顶至后颈红褐色
外侧尾羽暗栗色,微缀黑色
颏、喉淡褐色,胸红褐色,其余下体黄褐色
密被黑色“V”字形斑和细小黑色虫蠹状斑
嘴角、脚和趾红色

随着人们保护意识增强
现在在大雪山公路两旁
都能见到它从容优雅
悠闲覓食的身影

投放点谷物,保持一定距离
就有很多很好的拍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