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2021-04-22 09:57:29)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摄影

文化

分类: 摄影赏析

常年被雨水与阳光偏爱的丛林深处,

生长多年的苔藓从树干上垂下,

叶子在阳光照耀下绿的发亮,

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静静伫立枝头,

凝视远方,偶尔扇动翅膀,间或鸣叫几声。

人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白颊蕉鹃  顾云芳


受疫情影响,顾云芳不得不暂停了拍鸟的脚步。退休5年的他,开始整理积累了十多年的鸟类视频,自学视频剪辑,用微信视频号发布心爱的鸟儿。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长耳垂伞鸟 顾云芳 摄于厄瓜多尔


在每天日更的鸟类视频里,哥斯达黎加的凤尾绿咬鹃、秘鲁的叉扇尾蜂鸟、厄瓜多尔的长耳垂伞鸟、西巴布亚的红极乐鸟、肯尼亚的火烈鸟、埃塞俄比亚的红蜂虎、马来西亚的马来犀鸟、斯里兰卡的凤头鹰雕等各种奇特的鸟以一种陌生又可爱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与关注。


有人留言,感谢鸟语者让自己认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好的存在。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叉扇尾蜂鸟 顾云芳 摄于秘鲁


鸟语者,本名顾云芳,中等身高,偏瘦,戴副眼镜,说话行动温文尔雅,看外表很难联想到他常年背着几十斤的器材,爬山、下海拍摄的样子。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凤尾绿咬鹃  顾云芳


而拍鸟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他。不少学者、博物馆、科技馆、电视台,做相关研究或者科普时,也都会找上他。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厚嘴棉凫  顾云芳

 2017年  摄于埃塞俄比亚



在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平台,我们请过拍花的人、拍金丝猴的人、研究白鱀豚的人,今天我们请顾云芳来讲讲拍鸟的故事。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觅食的鸲[qú]鹟[wng]  顾云芳2010年  摄于中国

 


2006年的初夏,我送儿子到复旦读书,下过雨的校园,地面湿漉漉的,一只白头鹎[bi]从树上掉了下来。鸟妈妈无力把小鸟救回,为救它一命,我把这只鸟带回了家。那是我跟鸟接触时间最长也最亲近的一次。
那只白头鹎[bi]成了我们家的一员后,我从来没把它放进笼子,它在哪儿睡觉、吃饭、玩都是自己决定
刚带回家时,它还很小,稍微大一点,我就每天到楼下花园训练它飞。我早上出去买点心,它就跟我一起出去。我手一抬,说小鸟飞过来,它就啪啪飞过来了。两个月后,它能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很灵活的。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火烈鸟 顾云芳


跟鸟类没接触过的话,你感受不到,鸟是多有灵性的。举个例子,它喜欢睡在厨房间。早上它比我们起得早,就飞到我们房间我的床头边上,床头边有个凳子,它就在凳子上一站,看着我们。我们不动,它也不动。一看到我们动的时候,它马上就往床上飞,要跟你玩了。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安哥拉小红鹳 顾云芳 2018年 摄于肯尼亚

还有个故事,那时候它还小呢,只有不到一个月,不会飞,每天跟着我上下班。有次我们单位送我去学习,我把它带去了。学习快结束时,又通知到扬州考察,没法带它,过了两天,我回来以后,哇,它看到我,着急死了,我走到哪,它跟到哪。我上卫生间,它也必须跟着,因为它吃过一次亏的,知道“你会跑掉的”。

 


小鸟到我家大概三个多月的时候,我去云南旅游途中,接到妻子电话,她哭着告诉我,小鸟自己飞走了,“它大概去找你了”。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蛇鹫 顾云芳

 2018年  摄于肯尼亚


这只白头鹎[bi]就这样走掉了。却让我对鸟产生了同其它动物不同的感情。
那之后,我开始醉心于鸟类专题摄影。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金喉红顶蜂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哥伦比亚

那时,在上海以及全国各地都有一些观鸟协会,集中了观看、记录、研究鸟类的爱好者。我通过QQ群认识了其中一些人,跟着他们到全国各地拍鸟。
第一次去外地拍鸟是在2008年,到河南董寨,为了拍摄仙八色鸫[dng]。但不幸的是,连鸟的影子都没见到。第二年我再次前往,还是失望而归。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仙八色鸫[dng] 顾云芳 2011年 摄于河南董寨

2010年我又去了,当时,我还没退休,只能等周末去拍。一个朋友先去了,在小溪边坐了三四天都没见到。我到了后发现他坐的地点有问题——坐在坦坡,而不是陡坡,挡住了鸟道。换了位置后,我们果然在小溪右岸看到了仙八色鸫[dng],虽然只有短短5秒钟。2011年,也就是拍仙八色鸫[dng]的第四年,我终于在董寨拍到了理想的画面。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仙八色鸫[dng] 顾云芳 2011年 摄于河南董寨

就这样,从上海到董寨,再到黑龙江、云南、新疆,逐渐到全国各地、国外。这些年过去,伴随着不断升级的拍摄设备,我走了很多地方,记录了1500多种珍稀鸟类,更拍摄了数不清的照片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实际上,拍了那么多年,我也有自己比较清晰的拍摄思路。比如说,在鸟类拍摄时,迁徙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题材。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勺嘴鹬[yù]  顾云芳2013年 摄于中国

鸟类迁徙有两种,一种是地域性迁徙,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循环往复。比如说有种嘴巴像勺子一样的鸟,勺嘴鹬[yù]。这种鸟很珍稀,属于世界濒危的鸟类。它的繁殖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带,春天开春的时候,吃的东西很多,它们到那里繁殖。繁殖完了,再回来。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细嘴黄鹂 顾云芳 2011年 摄于中国云南腾冲

还有一种是垂直迁徙,比如说云南百花岭,高黎贡山很高,到了冬天的时候,山顶上会下雪。很冷。好多鸟在上面找不到吃的,就会往低海拔地区迁徙,这时也到了我们往云南跑的时候。
拍摄鸟类迁徙,必须要在特定时间到特定地点拍摄,换个地方不行,换个季节也不行。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迁徙的白头鹤  顾云芳2010年  摄于中国黑龙江林甸县

2010年的时候,我就收到过来自黑龙江的邀请函。黑龙江大庆林甸县10月份,会有极大群的白头鹤在迁徙前聚集,是最佳拍摄时间。再比如说,到大连拍摄猛禽迁徙。猛禽过海前,会算好时间、风向过了,它迁徙完了,你再去拍就拍不到了。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迁徙的黑脸琵鹭跟白琵鹭   顾云芳2013年 摄于中国上海

上海也有很多迁徙的鸟。比如黑脸琵鹭跟白琵鹭,它们是混群的,迁徙的时候一大群,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不过,不是所有的迁徙都这么明显。有的时候,为了赶上鸟类的迁徙线,确实不容易。勺嘴鹬[yù]每年会沿着海岸线迁徙,比如说离我们这里最近的就是南通,它会沿着南通如东,往南到广东阳江,再到福建一路迁徙。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去往拍摄勺嘴鹬[yù]的路上

这种鸟很小,只比麻雀大一点点。要拍这个鸟,就很辛苦。它还关系到涨潮与退潮——勺嘴鹬[yù]要等浪把东西打上来,才能找到吃的。你要算好时间,时间算错,很危险的,会被困在里面的,我就曾被困在海滩中,幸运的是最终平安脱险。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去往拍摄勺嘴鹬[yù]的路上

因为海滩很大,走起来一个小时可能都找不到,我们只好找当地人。他们会坐拖拉机到海边赶海,潮水要来了,他们就走了。拖拉机在海滩上好开,坐上去就很难了,不小心就掉下来了。照片是我的朋友,他抱着摄影包,坐在拖拉机上。现在想想很有味道。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春秋两季是鸟类迁徙的主要时间点,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到了夏季,迁徙少了,我们相对没那么忙碌。这个时候,除了迁徙,我们也会拍摄鸟类的求偶、育雏、觅食、筑巢等行为。
鸟类求偶的行为各种各样,各地有很大差异。如果那个地方很封闭的话,它的求偶的行为会发展得很奇特很奇特。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求偶的12线极乐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

比如说12线极乐鸟,我们也叫天堂鸟。它栖息在澳大利亚以北,马来西亚以南、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部分岛屿上。你看上面一只是雄鸟,它的尾巴上有十二根线,它在树上跳舞,吸引雌鸟。这是它们固定的求偶场所,到了求偶季,雄鸟就会站在高大的枯树枝顶端,围绕枯枝旋转、鸣叫,有雌鸟被吸引过来,雄鸟就会上下移动,来回旋转,跳求偶舞。整个过程要几十分钟。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求偶的阿法六线风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

还有一种鸟,它是跳舞的、旋转的,叫阿法六线风鸟,它脑袋上有六根线,线上面还有一个小圆的,求偶的时候,晃来晃去,飘来飘去,很有意思,它展开的这个“裙子”,围了身体一圈,很好看。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求偶的极乐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

上面这三种鸟都是天堂鸟,因为那里比较闭塞,边上就是大海嘛,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岛屿,它就在那里自由生存、繁衍。所以,发展出很极致的求偶方式。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艾草松鸡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草原松鸡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你看像这两种,就更好玩了。这种松鸡,生活在美国草原上,它求偶要到5月份。这种鸟求偶的时候,就是会找一大片固定的区域,然后每只雄鸟,再划分一块自己的区域,成群地求偶。
上面那只叫艾草松鸡,是雄性。长着两个大胸,雌性没有。它颈上有两个黄色的囊,求偶时会鼓起来。下面那只叫草原松鸡雄鸟头顶耸立的针状羽毛形成的两个尖顶羽冠。颈部和眼睛上方有黄橙色的膨胀的气囊。在交配季节,雄鸟会发出一个800米远都能听到的鸣叫声,眉毛会竖起来,胸部的气囊也会放大。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尖尾草原松鸡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当然,因为有时候雄鸟间的区域,可能划分得不是很好,两只雄鸟靠在一起了,也会发生打斗行为,打得很厉害。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打斗的草原松鸡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这张正面是一个头,尾巴竖起来。它鼓起来两块,这两块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像两个球一样的。真的很奇特。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艾草松鸡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上面这几种都是以跳舞的方式求偶的鸟。当然,鸟类求偶不仅跳舞,还唱歌。有些鸟类唱歌很好听,比如像蓝喉歌姬,我们都听呆了,会忘记拍照。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蓑羽鹤 顾云芳 2016年 摄于中国内蒙古

如果说鸟类求偶的时候,花枝招展。那么,育雏的时候,则非常凶悍,它甚至比人还厉害。有时我们在草原上拍摄,有的鸟就在草原上生蛋,如果你过去,它看到你,就会飞起来,冲向你,把你赶走。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育雏的赤腹鹰  顾云芳 2018年 摄于中国河南

有的鸟,如果赶不走你,会骗你。这是很有智慧的。在上海郊区,三甲港那边,我就碰到过一次,我正在休息,有只鸟突然出现了。我就很奇怪,平时都是我找你,今天怎么你来找我了。它走出来,大概距离7、8米的样子,把一只翅膀一斜,再把另外一只翅膀也斜,仿佛受伤的样子,故意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把我往一边引。
我意识到附近可能有它的巢,然后我就装傻,一边拍一边跟着它走,它把我引开了,马上一个转身,就在我刚才坐的地方,带着一个小崽子,跑掉了。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育雏的暗绿绣眼鸟  顾云芳 2010年 摄于中国河南

最离谱的一些鸟,觉得引走不行,它会躺下来装死,肚子朝天,眼睛也闭起来。好像在说:“我死了,你快点来拿吧”,实际上如果它装死之后,你一靠近它,它就会飞走了。但问题是它眼睛闭着,这是很危险的。当然,我没有去拿它,我就拍它。
它看我没动静了,眼睛睁开,就跑了,好可爱呀,你说是不是?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育雏的灰脸狂鹰   顾云芳 2017年 摄于中国河南

小鸟的智商在育雏的时候充分体现出来。
这张照片是在董寨农民的家里拍的,它把巢筑在农民院子里很矮的树上,我想这只鸟怎么这么笨,为什么不筑在大树上?然后我走到另一家,看到院子里水井旁,也有个鸟巢,我想了想。其实是我笨,因为对它来说,除了人类,还有蛇、鹰等天敌,它把巢筑在院子里,天敌肯定不敢来,当然,农民也不会伤害它。它是两害相衡取其轻。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筑巢的绶带鸟  顾云芳 2011年 摄于中国河南

它们是很聪明的。像这只绶带鸟,我拍的时候,看到它往农民院子里去,后来我看到院子墙上挂了一张蛇皮袋,能抽丝的,它把蛇皮袋抽出来,再扎这个巢,用嘴巴叼着,一圈圈绕,把巢扎扎紧,多聪明呀。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筑巢的绶带鸟攻击伯劳  顾云芳 2011年 摄于中国河南

不仅仅是育雏的时候,鸟在筑巢的时候也很有攻击性。
这也是只绶带鸟,发怒了,在赶这只伯劳。它在咬这伯劳鸟的尾巴,伯劳是猛禽,会吃小鸟的。但是,它最后还是赶走了。它对下一代的关心,很难想象。一般我们认为人类会这样做,它们也会这样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题材,鸟类觅食,也是很常见的行为,也比较容易出现精彩画面。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白腹海雕 顾云芳  2018年 摄于马来西亚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金刚鹦鹉  顾云芳  2018年 摄于秘鲁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草鸮 顾云芳 2017年 摄于印度尼西亚

这是草鸮,晚上八点钟在印度尼西亚拍的。从技术上说,难度很高,因为在晚上,当地人用弱光的手电一照,我就拍了一下,把相机的感光度调到最高,这是张慢速照片,完全碰运气的。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蜂鹰  顾云芳 2016年 摄于尼泊尔

这是种猛禽,蜂鹰,因为它是不怕蜜蜂的。这是在尼泊尔当地人屋檐下的野生蜂巢,它把蜂巢撕下来,吃里面的蜂蜜。我当时就在大概十几米远。因为那天我们回村庄,我在路上走着,看到很多鹰聚在一起,有些奇怪,后来看到它们都往这个蜂巢飞。攻击蜂巢,一轮一轮攻击,硬生生把这个蜂巢给撕下来,撕得一块一块的。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金喉红顶蜂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哥伦比亚

因为好多鸟是吃花的,所以花鸟图也是摄影师们钟爱的画面。而且鸟在觅食的时候最容易出片,比如说上面这张金喉红顶蜂鸟。由于角度的问题,头上像戴着一朵红花一样。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黄腰太阳鸟  顾云芳 2017年 摄于印度尼西亚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2015年 摄于中国上海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剑嘴蜂鸟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厄瓜多尔

除了迁徙、求偶、育雏、筑巢、觅食这些固定题材,那些可遇不可求的动态的瞬间,因为其难度,也吸引着很多摄影师。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打斗 顾云芳 2020年 摄于中国广东

这些瞬间,多表现为鸟类的打斗行为,充满着画面的现场感,可以说是无法复制的场面。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打斗中的麻雀 顾云芳  2010年 摄于中国上海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打斗 顾云芳  2020年 摄于中国广东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打斗中的白尾海雕 顾云芳  2012年 摄于中国河北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丹顶鹤 顾云芳 2014年 摄于中国江苏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2014年 摄于中国内蒙古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从拍摄技术角度来讲,画面的构图、光影都很重要,野生森林、雪山、日落,都是很美的意境。


从2006年开始热衷鸟类摄影起,如今15年过去了。对于我来说,鸟类摄影已经不仅仅是业余兴趣爱好、摄影艺术追求、生活情趣和魅力,更是给我带来生命活力和生活激情的体验。


尽管它不能带来物质上的享受,这种全新的人生冲动和体验,却能让我的内心无比愉悦,产生对幸福不一样的体验。并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越来越浓郁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2019年 摄于美国

我想,等到疫情结束,我还要去:巴西、智利、阿根廷、南极等。
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那里鸟类的数量等于整个欧洲的总和,我已经去过两次了,但是还没拍到想要的画面。
你一旦没想好,脑子里就会老想,到底什么时候会再见到这只鸟——皇霸鹟[wng]。如果它把冠全部打开,那是很漂亮的,无法想象的漂亮。真的是太漂亮了。
当然,以我现在的年纪,拍鸟的疲惫自不必说。但是,每当疲惫的时候,一想到有这么好看的鸟在前面等着你,好像就会有股气溢上来。毕竟,我已经找到了人生最完美的快乐:就是按下快门的瞬间。
  影人|救下一只鸟后,他走向了鸟群
顾云芳
网名鸟语者
十余年来,专注鸟类生态摄影
足迹遍布世界多国
专题拍摄野生鸟类1500余种
数十幅作品获得全国、省市摄影大赛金、银大奖
上百幅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2010年获 保护地球生态全国十佳环保摄影师荣誉
热心于组织东方飞羽摄影沙龙的公益摄影展览和讲座
个人摄影展“吉光片羽:鸟类摄影艺术展”
入选2018年上海市公共文化产品目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