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2020-12-30 13:25:00)
标签:

摄影大赛

图片

分类: 摄影赏析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大漠驼手》杨冠平 摄


奇幻的2020即将过去。这一年,即便是普通人,也都见证甚至亲历了生死。摄影师,是记录时代的人,在特殊时期,他们如何渡过,并用镜头记录、表达一切?我们邀请到摄影师杨冠平,来谈谈他的2020。


01

杨冠平

年度关键词:生命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摄影最终要表现整个社会的进步,表现人在进步的社会当中的精彩的、悲凉的生活状态。因为社会不是平等的,一个真正的摄影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去关注民生,这是最起码的。

 

——杨冠平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暴雨中的呵护》 杨冠平 


暴雨从天而降,在森林的边缘处,大白鹭夫妇急匆匆飞回鸟巢展开双翅为幼鸟支撑呵护的羽伞,如此的担当表现出鸟性的伟大。动物如此,人类又应做何感想。


Q:您怎么看待2020?

A: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疫情爆发,到年中全国复苏,到目前疫情形势又开始紧张,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进程,也影响个人生活。作为我个人来说,不能和朋友们外出创作,但是在家也要努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Q:可否介绍下您的2020?

A:我昨天刚从石家庄回家。因为我是尼康中国摄影讲师团的讲师,今年尼康做了个大胆的改进,让签约的讲师在全国巡讲,我现在已经巡讲了五个城市,最北端到哈尔滨,最南端到杭州,最东边到到烟台,最西边到西安,行程约1万公里,接下来还有北京和西安,将在1月9日和16日进行。讲课任务很重,但是很高兴结识了众多的摄影人,也让全国的影友在讲座中受益。


Q:线下讲座有受到疫情影响吗?

A:有。尼康中国今年在全国各地原定有78场摄影讲座,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取消3场。除了这些,从前期严格的检查、报备,到严密的监控,再到课堂上学生们都裹得严实的口罩,都可以看出,所有人还是很担心的。


Q:除了培训,您今年有外出拍摄吗?

A:有,但是比较少。


Q:有没有印象深刻的题材?

 

A:有一张成年鸟喂食雏鸟的图片。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Q: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A:这个片子很有故事性,作品是彩色的,鸟巢中就剩下这一只鸟儿,(因为巢穴被人为地搬动,母鸟飞走了,四只幼鸟死掉了三只)只有最后一只幼鸟,它伸着脖子,太长了,因为它太饿了,公鸟没有了伴侣,这只小鸟最后也没有活下来,它们的家庭被贪心利益的人破坏,本来和睦的一家就这样消失了。中间我们还看到公鸟把死掉的孩子衔走,带到哪里去不知道,所以说是很悲惨的故事。


Q:仔细看整个片子色调还是比较暗的,您是想要用暗色调来表现悲伤吗?

 

A:不光暗,我还要转黑白,就想表达是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因为有的作品需要附加说明,才能让读者去看明白这个事儿,如果没有文字的话,好像这张图就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因为一张图片背后还有故事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杨冠平给图片做了黑白处理,并将其命名为《最后的生命》。


Q:您今年有幅摄影作品《在人间》,入围了2020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也是关注类似主题?可否介绍下这幅作品?

 

A:《在人间》是2018年,我在泰国拍摄的。当时在泰国的大象园里,有20多头大象被铁链紧锁着,当时我是带了一个摄影团,大多数团员只注意整体大象,不注意拍摄主体的肢体语言。当我看到大象被铁链锁在一个个木桩上时,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大象本身就是这个星球上庞大的野生动物,它们应该在野生环境里生长、生存。但是这里的大象失去了自由。通过拍摄这张作品,也是警示人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生存规律,让我们同在一个星球的伙伴——大象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人间》主要是表现大象被铁链锁住的困窘场面。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在人间》 杨冠平 摄


为了表现铁链和腿之间那种紧密相连的关系,我选取了黑白色调,让人们感到视觉上有种冲击力。也用影像让人们思考该如何和动物平等交流、和谐相处。


Q:所以说,后期处理也是技巧?

 

A:后期处理也是我上课时经常讲的话题。后期处理和前期摄影是一致的,前期摄影要围绕着主题创作,后期制作要围着主题去处理。后期处理可能是黑白,也可能是复合色调,但一定要让大众接受。大众色调就是艺术作品能走进百姓,如果你的作品多数人看了不喜欢,证明你的后期是失败的。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母爱》 杨冠平 摄


Q:作为摄影人,2020年,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A:生命,生命的诞生及生命的延续,生命对社会平衡的至关重要性。


Q:在您以往的一些作品里,也比较关注人文题材?

A:我自己很注重人文摄影,我也常跟学生们讲,希望他们在生命这个主题中,去寻找故事、拍摄作品。实际上,摄影最终要表现整个社会的进步,表现人在进步的社会当中的精彩的、悲凉的生活状态。因为社会不是平等的,一个真正的摄影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去关注民生,这是最起码的。我们的摄照相机就是记录生活的,如果说,在记录生活当中又可以发现自然的美、生态的美,这样的话,就更好不过了。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无奈的母亲》杨冠平 摄


Q:比如这幅《无奈的母亲》?

A:这幅作品拍摄于尼泊尔。尼泊尔被称为“众神的国度是一个“神比人多”的国家,到处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神庙和祭坛,它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诞生之地,也是世界上佛教徒最多的国家。在这个神奇的王国有种神秘的传统:人们对着一个个小女孩顶礼膜拜,尊她们为“保护神”,虔诚地献上自己的头颅和贡品,祈求“活女神”的祝福和加持,祈祷好运的降临。《无奈的母亲》表现的,就是神女母亲的无奈与无力——为了生存母亲不得不将女儿送进神庙,母亲的表情里表现着对女儿未来命运的担忧。


Q:2021年,您有什么拍摄计划?

 

A:明年我将关注全国的脱贫,因为脱贫工作刚刚结束,我们要关注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大山里头的百姓,肯定还要走出去,到百姓当中,到社会当中去寻找这类题材。


影人|杨冠平:优秀的摄影人善于发现生命的价值


杨冠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民主党派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尚影中国摄影后期学会执行会长;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尼康中国摄影讲师团讲师;国家地理摄影师;西藏昌都旅游高峰论坛特邀嘉宾;红星美凯龙杯、重汽地产杯、鲁能杯摄影大赛策展人兼评委;国内知名摄影后期导师。

 

作品《斗牛》荣获“人与环境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祈福》荣获“卓卓康巴、传奇昌都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呵护》入选上海国际摄影节影展;同时荣获“ILEC国际公益广告节”最佳主题大奖;


杨冠平从事摄影四十多年来,先后成功策展并举办红星美凯龙杯、重汽地产杯、鲁能杯、人与环境全国摄影大赛(山东赛区)等诸多摄影大赛。并常年国内各地举办摄影公益讲座,及摄影后期培训班上百场。参与培训人数(次)近万余人。许多作品及摄影论文在专业摄影杂志发表。其中《境界——人文摄影是摄影的最高境界》论文,受到了许多专家关注、好评。受邀多家摄影俱乐部授课;在摄影后期教学方面,根据中国摄影人的摄影现状研究推出了:“实战摄影及摄影后期理论”,受广大摄影人喜爱。2019年至2020年代表作:《在洞察生活中收获》、《行天上人间 寻秘境芒康》摄影文章《慢门出奇效》作品《祈福》《幸福之水》《饥渴的大地》《呵护》等诸多作品及专题摄影作品发表在国家级摄影及省市摄影专业期刊。



欢迎关注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微信公众号 

分享你的

#拍摄故事#

(联系微信:18016270608

 

(邮箱:shuu2010@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