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说|徐明松评《秋冬》:摄影者要从自然风物中发现美
标签:
摄影大赛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
在2020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评选环节中,一幅叫做《秋冬》的摄影作品,让徐明松、杨信生等评委老师眼前一亮,摘得三等奖。
奇怪的是,这幅作品中,没有宏大的背景、震撼的山水乃至动人的故事,恰似冬日最常见的风景,却让人能一看再看,将思绪拉至远方。
这究竟是幅怎样的作品,又如何引起人的沉思?我们请徐明松老师专业解析。
《秋冬》
| 许心刚 |
《秋冬》,是一幅描绘秋冬自然之景的作品,它来自摄影师许心刚——远景是大片的绿色森林,中景是枯黄的林木,近景有冬日的积雪,萧瑟的草木。
在徐明松看来,这幅摄影的构图,不同于常见的追求纵深之感,而是反其道而行,采用了一种完全扁平、类似于版画的处理方式,将前后景进行叠合,化三维为二维,使其具有了艺术兼形式美感。
“画面风格非常丰富,摄影者采用了三分法。下面的白色跟中部有灰度的朦胧的草木,以及后景的绿色好像形成三等分、并产生色彩变化。严格意义上讲,它后面的黄绿与前面的白色形成了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比例,构图的比例上非常恰当。而且竖向的几棵树,在空间的分布上,也说明拍摄者具有非常好的美学修养。”
——徐明松
徐明松认为,整幅作品的画面构图跟色彩处理,非常生动,既有冬天的冬雪景象,又有背景郁郁葱葱的深秋、初冬的元素,非常契合作品的名称《秋冬》。
02
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
让这幅作品从一万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是它所具有的自然与艺术美感,更是摄影者本身的感觉。徐明松坦言,看到这幅作品,便想起东山魁夷与平山郁夫的风景画;想起古诗:“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这张图片,给你带来一种深远感,绿色是冷色,是往后退的。画面左下角的一点黑色,跟后面的留白呼应,调性是统一的。而竖向的几棵树的分布,看似不经意,却将前后背景融合在一起。你看这幅作品,会一直往下看。因为它是自我的东西,它有独一性,艺术表达的独一性,摄影就是自我的表达。”
难能可贵的是,摄影作品的美感,来自于自然风物本身。
“这幅作品形式美感跟内容结合得很好,有种特殊的绘画意境。如果我们今天为了追求形式美感本身,往往会有种过于形式化或者刻板的视觉表达。但是摄影要反应的视觉真实,首先是自然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经间会发现,自然有种非常大的美丽,它会产生特殊的形式美感
03
作品赏析
|
本届大赛中,《秋冬》作者许心刚也投稿了其它作品,分享给大家。
《狗拿耗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