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给世界的一抹柔暖之光

(2016-08-31 11:04:57)
标签:

杂谈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给世界的一抹柔暖之光

​选自《上海摄影》2016/5期

随着人类盲目破坏导致的环境、植被、食物链失去原有的生态平衡,生态危机正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

《呵护》——黄棣龄 摄

​基于“用影像宣传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直观,也更易于参与”,2011年起,我们发起策划6·5世界环境日公益宣传活动——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今天,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正形成“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

《母爱》——杨靖 摄

​借着影像记录、传播、展示、教育等的想法与实践,每年的生态采风步伐,南至中国最南端防护林界碑,北至黑龙江大庆油田,再西至宁夏、甘肃靖远,东至上海周边古镇人文,以关怀的心态,透过镜头,记录人文环境、自然风光,缤纷食材和多彩生物,收藏生态,传播公益,让纯粹贯穿始终。有一个地方,有很多地方……行摄的足迹,在一种关怀里,潜心前行。

我们一直坚信,影像是有力量的,这力量是通过摄影师对画面的定格,传递出一种受众之于影像发现和记录的触动;我们一直坚信,影像是有温度的,可以赋物以精神,赋风土人情以灵魂,让你面对面站着,有一种直抵内心的感动。

《晨曦》——项宇清 摄

​每一次都是带着这样关怀与爱的心态出发,视天地间山水草木、昆虫鸟兽、自然人文,皆是值得尊重的生命体,以传递“带着思想和责任去拍摄”的主张,聚焦那些乡村或城市最为朴素的符号,也许,他们只属于一些人,一个地方;然而,换一个角度,也许,他们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唯此,才能发现那些灵动的内容,才能记录一些人与环境,抑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像,才能借此影响和带动一些人,对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些理解和认知有一些参与和行动,有一些思考和觉悟。

《雪夜有家不知寒》——丁文安 摄

​诚然,辛苦的付出,也正在为社会所认可。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作为公益项目,获得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8家单位联合颁发的“2015中国环境公益事业勋章奖”,并在2016年初被评为“上海市2015年度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

一切,源于对影像记录和传播的执着,我们深爱且沉执其中。一如在每年的作品评选中,会为发现一幅好作品而欢呼叫好;每年我们也会为熟悉的参赛作者而感动。

《飘过牧场》——袁春龙 摄

​几年来,我们也影响了很多摄影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拍摄行为,他们主动去记录身边的生态和环保影像,大家会觉得,以前都是拍摄一些花花草草,看了我们的摄影展,听了我们的讲座,才发现,原来影像还可以推动人们来关注环境改善和生物保护。

《相亲相爱》——彭常通 摄

​用镜头去感知世界,用镜头构画和展示思想。无论哪种方式,都是结合影像进行的思考和探索。在影像传播的平台之上,我们会一直在路上、在努力。尤其是随着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公益平台的日趋成形,我们将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精进不止。

“影像传递影响,生态改变生活”,这是破壳的梦想,这是充满色彩的期许,为未来,为蓝天绿树、自由的生命,我们当载着希望狂奔……

《蓝色世界》——许捷 摄

​附图为2015人与环境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