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纪】探访自然之美(四)

标签:
云南生态保护采风高黎贡山 |
分类: 赛事播报 |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
图文/人与环境摄影大赛
东白眉长臂猿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在我国目前仅存不到200只,高黎贡山地区是其唯一的栖息地。保护与研究工作,事关其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c3f8542ccd164c9be990d97490a9c747.jpg
人物:影像追踪与课题研究者
一周多时间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走访及采风行在大理落下帷幕。取道大理,主要是为了采访国内从事濒危物种——东白眉长臂猿研究的专家、学者范鹏飞博士。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be27d22117142b82723730a4adffc62b.jpg
1981年出生的范鹏飞教授,是大理学院的一名教授,带五名研究生,固定时间对东白眉长臂猿进行监测和研究。据范教授介绍,东白眉长臂猿的存在,是森林生态保护情况的一种镜像反应,几年来,他们对东白眉长臂猿从饮食到生活习性等进行深入监测与调研,呈现出了数据样本,接下来会对其种群及其可持续的繁殖情况进行专题性研究。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7bddca8d6dc0530f691fef2538c7c2e0.jpg
说到东白眉长臂猿,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高黎贡山保护区隆阳分局、动物摄影专家李家鸿老师,他十年如一日,一个人,一部相机,每月至少一次翻越沟壑、穿越森林,行走在保护区的原生林里,只为与行踪不定的国家濒危灵长类动物——东白眉长臂猿相遇,观察其行为活动并做影像记录,为科研和保护提供依据。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8a6edfe4198a5de5ecadd63f7fe4cd0c.jpg
东白眉长臂猿在树上荡来荡去,为了追踪到它,往往要经历很多险情。李老师就曾在林子里眼看一截枯树枝被行走的长臂猿踩断,从他的正头顶上方落下,稍有迟缓就被砸中;有次在追踪到东白眉长臂猿后,为了找个好点的角度进行拍摄,滑到一个坑里,不深的坑却被隐藏着的尖锐的竹子割到下巴 “如果那竹子再稍稍高一点,或者自已再矮那么一点点,下额就会被刺穿!”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c985d72a5f4ae9770c2992e9c1edceb5.jpg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f7ff5ed40c0f5339d4cee21451d74614.jpg
图为李家鸿老师拍摄
还有更险的经历:在林子里穿行时,天气原因,走在铺满落叶的地上,踩上去又湿又滑,一下从高处跌落,滑行了五六米后被一棵树档住,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问李老师后怕吗?他很乐观地笑笑说没事。这次活动也让李老师挂了彩——小腿被刮出了一尺多长的伤口,血肉模糊,还拖着伤口走出森林……在交流中,他的伤口还没有愈合。随手拍了张他的照片,只是为记录一位老人10年来为追踪濒危生物的不易。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57fde3a1553af2e2a78a0bf229bb2d1d.jpg
图为范鹏飞博士拍摄
在大理学院采访范鹏飞教授时,我们了解到,他带的一名研究生,不久前在保护区追踪东白眉长臂猿途中,被山上滑下的石块击中胳臂,当时血流如注,又是在深山里,被护林员抬出来送到保山市的医院时已失血过多,医生建议截肢保命,后辗转送到昆明市医院。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学生还在住院中,治疗费用已花去30多万元。对此意外,范教授内心很痛苦,有对学生,也对学生家长的。通过此事,范教授表示: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对从业者的保护也显得尤为重要。(未完待续……)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be359636c032c68a8f17294587e53233.jpg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8d248a13be4a3d46b4a8387521d12dc2.jpg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10/3b9cdbe65cefca2e4e5d84453e722705.jpg
图为李家鸿老师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