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纪】探访自然之美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标签:
旅游 |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453ba624ac866e8d55d778f6882ad29a.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前言:2015年3月21日~29日,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组委会成员、人民网图说中国网友一行5人从上海出发,跟随中国绿化基金会“影像保护”的脚步,来到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这里的自然之美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考察,深入百花岭、自然公园,与自然的原生森林亲密接触,并走访保护区管理者和一线的巡护人员,了解影像对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感受自然与生态之美。
(一)
走访:保护区管理者和巡护人员
在这里,各种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其间,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c947a50106b962ec482dcf039b55e1f2.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0525216ee2b0b369fdab39480f13b8c0.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走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项目带动下,保护区管理工作者和一线巡护人员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他们以很强的能动性,积极思考和探寻自身工作与保护区生态之间的联系,他们不只满足于防火、防盗伐的日常工作,而是如何更好的运用地缘优势,按各自的专长,努力从专职向对某一专属物种的监测与研究的专才方向迈进,主动探寻其中的规律性,以期用更系统的发现、记录、监测和分析,呈现数据样本,保护好辖内的自然生态。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f6eec1d33e9f7adc122f5c7135700dee.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一条长长的茶马古道在林间穿越,佐证昔时的马帮往来,而今,这条小路被茂密的植被所掩映,各种的鸟叫声音取代了昔时的马嘶与驼铃;偶尔会有驴友进山从这里经过,他们巡山时却不走寻常路,往往为了监测一些物种,带着轨迹仪穿山越壑。在前几年,还会遇到武装盗伐分子,近几年随着监护措施的改进,以及巡护工作的加强,社区工作的拓展,盗伐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bbe119a48954dd687855f6a4343129c9.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然而,“每次进山,都要必备一些生活用品、睡袋等,有时上山三夜四天或四夜五天,但是整个山的范围很大,有一些现场我们还是到不了”,套用现在热词,这也是蛮拼的。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2ae15ceb02896c746bbb11b4ee63521a.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
他们却乐在其中,在交谈中,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希望通过相应的培训或指导,能够发挥已有的第一手资料优势,建立起资源数据分享体系,为影像保护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以及人自然、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共处,发挥作用。
就像一个学步的孩子,尝到了自己行走的快感后,对奔跑的愿望会更强烈。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保护区拥有资源的自豪,对自己参与其中发现和记录保护区一草一木的那份满足,像这里的生态一样,让你充满了尊敬和期许。(待续)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5-04-07/18f388b3aeaeb0efd0bdebddb50a2fd6.jpg——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