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山金庭:太湖帆影背后的人和事(图文)
标签:
文化2014人与环境摄影旅游 |
分类: 赛事播报 |
太湖山水,是吴中文化的灵魂。以关注生态、环保为主旨的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于7月12--13日,一行人莅太湖西山岛采风,同时为后续采风活动做景点踩点。
金庭西山:五桅帆影成景
清晨的太湖,烟波浩淼,大庭山3号桥附近,清晰可见几艘五桅帆船泊在水面,远近相间,帆影倒映,如一幅传统的江南水墨画。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4-07-14/47507cb670c56d89174a0f0024470fae.jpg
走上泊在岸边的渔船,一边喝着由工作人员夏正明自制的红茶,一边听他热情地讲述五桅帆船的来由:五桅帆船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曾经是江南一带渔民的重要劳作工具,目前展示的是他们收购的18艘五帆渔船中的5艘,均为太湖上“退役”渔船,使用时间在40年以上。接下来,还将有两艘七桅帆船引入,并陆续在西山消夏湾、郑泾江、明月湾、堂里等古码头摆放五桅帆,使这里成为一个渔帆博览区。还是我们书记有眼光,现在其他村子想收购这样的渔船,已经不太好找了。
如今,有过工程建设经历的夏正明和其他9人,从5月19日起,每天7点左右,统一乘快艇为五桅帆船升起桅帆,然后在晚上降下来。
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五桅帆船也是这样,静泊太湖水面,吸引了不少人专门跑来或路过时把车停下,找不同角度与渔船合影。
晨起跟拍:升起桅帆的人
为拍摄到工作人员升桅帆场景,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一行人乘上大船,跟在工作人员快艇后面。快艇稍靠近五帆渔船,大家即分工明确地奔上船头、船尾,主帆……或是单独升帆,或是几人合力,解开揽绳、展帆、发力,彼此间喊着劳动号子,看偌大的帆布一点点升起,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4-07-14/ea0a8c04516b5af9c940b8db874ff67f.jpg
70岁的陆正明老先生,是10人中年纪最长者,6代渔民经历,让他对太湖五桅帆船的感情更为深厚,桅帆升起后,老人家默默站在船蓬前,看见船蓬上有昨夜雨水蓄集,用手一下一下地捧出,爱之深切,油然可敬。
新建旅游景区思考:回归生态文化
在这里,我们看见的,还有关于旅游景区建设的思考,一种回归的生态旅游文化呈现,即在重视生态与环保同时,尽量展示原有地域文化形态。景区之于游客来说,就是要呈现不一样景观与民俗。其他地方没有,才尤显珍贵。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4-07-14/f17fcb29318677513d60324d80ffa1f6.jpg
http://www.syds.org/d/file/saishizhuizong/2014-07-14/8f87b5e53bb8be4b40c2a3fd1a53059b.jpg
在此,也特别感谢艳阳度假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五桅帆船景点,与金庭艳阳度假酒店步行约10分钟。位于金庭镇庭山路口的金庭艳阳度假酒店,周围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景色秀美。
未来,我们将对金庭投以更多关注,并联合东方摄影、人民网图说中国等,一起用影像来记录和展示这份原生态的美。用影像关注生态与环保,我们在路上,我们会一直努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