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力事件新感

(2013-12-30 10:20:41)
标签:

黎力事件新感

黎力

弋射宿

抢银行

高考状元

杂谈

分类: 【草根谭】

黎力事件新感

文 弋射宿

http://s4/mw690/002rgzG4gy6FonujJXdf3&690

黎力的父亲独自徘徊在海淀法院门外  林阿珍/摄)

 

网络上再次爆出有关黎力的消息,让我又平添了好些感慨。

记得09年第一次看到有关他的爆炸性新闻,我就大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远不止是同情,里面还夹着哀伤,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

成绩出类拔萃的个人条件,终敌不过家境贫寒的残酷现实,这就是当年我总结出来的我和他的共同点。就算有所不同,那也只是他成绩比我还稍优秀,家境比我还稍贫寒。四年悠忽而过,黎力依旧深陷囹圄,而我也已成为了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不平之感已被岁月消磨,换之以更多的宽容和客观。

黎力从天之骄子堕为狱中囚徒,是否真系家境使然?时至今日再来看这个问题,我与几年前有了不同的观点。是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反差,确实会让人产生心理的失衡,但这种失衡,是否真就是必然?如果真是必然,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相同的境遇,而其他人却没有失衡?或者说失衡了,却远没有这么严重,更没有导致抑郁、自闭和口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他自己身上找原因。

以己度人地来说,我认为大学以前的生活,给了黎力一种非常偏执的优越感。无疑,这种优越感来自于他成绩的特别优秀。尤其是在家境贫寒的反差下,这种优越感会变得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成为他安身立命之所在。可是一进入大学,发现规则完全改变,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老师和同学都根本不在意他的那种能力。于是乎他失望了——他堕落,他放纵,他不再努力,甚至都不再挣扎,直到他认为无法挽回的那一步,他选择了要结束自己。而结束自己的唯一阻力,就是对父亲母亲的愧疚,于是他想弄一笔来补偿他们,于是他抢了银行。

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咎由自取,但他也确实有他的无辜,是他那令人无可奈何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的思维反射,而成长经历中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为在我们这种现实环境下,学校只负有提高成绩的义务,人格、品质和情感的教育,就只能完全依赖于家庭——而他的家庭教育因为父母的愚昧和生存的艰辛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

身为一个男孩的父亲,我常在思考着有关如何教育他的问题。摒弃父辈那种唯服从和成绩的模式是必定的,但我想的还更多。古今中外的书籍给了我很多范式,但大多数是不足取的,撇开时空的差异不讲,即使是同时代同国度的教科书,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他们讲述的那些法则和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循规蹈矩的模具,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不择手段的狂夫。育儿路漫漫,我只知道一个目标,或者说一个希望:我希望他健康、勇敢、乐观、练达、正直和善良。至于路该怎么走,也许只能和孩子一起探索。

(注①:见中国时刻《北科大抢银行学生成少管所辅导员 曾是高考状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致命玩笑
后一篇:岁末碎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