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谭】雨夜

标签:
雨夜竹笋越界普遍约束力稀罕执行的公平性差别对待弋射宿杂谈 |
分类: 【草根谭】 |
雨夜
文 弋射宿
昨日午夜,压抑了数日的天空终于是放下了矜持,在人们都看不见的黑暗中大肆宣泄了起来。窗外雨打飞檐,急急如令,把我也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我连忙翻身起床,去关窗户。伴着疾风飞溅过来的春雨落在身上,一丝丝冰凉也顺势浸入骨髓,让我禁不住打了几个寒颤。
收罢衣物、关毕窗户之后,我连忙钻回被窝,然而虽然余温暖人,我却怎么也不能入睡。我不禁想起老家来,这么一场好雨,老家的春笋应该长势更加喜人吧?记得儿时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竹林的,每天清晨,大家都要赶早去巡视,特别是像这样雨后的早晨,更是如此,因为很多即将破土而出的竹笋,经一夜瓢泼大雨之后,都是要冒出头来的!
由于大家的竹林面积都不大,且都相互毗邻,因此争先恐后赶早是十分必要的。那时的产权意识还远没有现在这般清晰,虽然竹林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但还是根本就阻止不了别人越界挖笋。在此种情形之下,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一个约定:不管是谁家的笋,谁先发现谁就有权挖掘,但是主人做了标记的笋,别人是万万不能去动的。其实所谓的标记,就是折一些小树枝围着竹笋插一圈,向来人表明这颗笋已被主人发现,是要被蓄成竹子的,不能动!
规则虽然被确定,但还是有贪婪之辈不自觉地乱伸手,将插好的树枝尽数拔去,把蓄竹的笋挖走。而且干这种缺德事的,往往都是成年人,孩子们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因为被抓住了多半要挨打。但成年人一般就无此风险,毕竟就只是一颗竹笋,没有谁会为了这种蝇头小利去撕破脸皮和人较真。
这个有趣的现象让我困惑了好久,我还曾以我幼小的脑袋瓜子想过解决方案。苦思冥想的结果是,如果成年人盗挖竹笋也同样要受罚,甚至还要因为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被当众吊起来暴打,那估计谁也不敢乱伸手了吧。当然,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规则执行的公平性,很多规则在制定伊始是有普遍约束力的,但在执行过程却并未公平地贯彻,因此才失去了它应有的权威。这就像是现在的法律,理论层面是人人平等,然而在司法和执法的过程中,却是根本就不平等,做同样的一件事,无权无势的人要被关进监狱,有权有势的人却是什么事也没有,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强势者对法律的蔑视,弱势者对法律的不信任。
我不知道老家现在是不是还有人越界盗笋,也许大家素质高了,不会再做这种缺德的事儿了,又或许现在生活更加富裕了,人们都不稀罕区区几颗笋了。然而,素质毕竟是个很难说的东西,道德更是不具普遍约束力,还有就是人们也许不再稀罕竹笋了,但总有他们稀罕的其它东西。因此,如果规则还是像以前那样差别对待、似有还无,那问题还是会一个接着一个地冒出来,人们会渐渐地变得对什么都不再信奉,而是变成一幅自私自利、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的模样,就像现在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