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大美新乡
(2019-03-06 11:34:40)《诗经》中的大美新乡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先河,而且与新乡有着千古未解的渊薮之缘,这让牧野儿女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作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开篇巨制,至今流传下来的《诗经》共搜入“风”“雅”“颂”三个板块的诗歌,其中“风”篇诗歌160首;包括“大雅”“小雅”在内的“雅”篇诗歌105首;“颂”篇诗歌40首,合计305首,故又称“诗三百”。除此之外,《诗经》中还列有6首“笙诗”的篇名,即《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因只有诗题而没有诗句,故后世多忽略不计。《诗经》中的这305首诗歌,集中反映了周朝初年至周朝晚期(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风貌,既是周朝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又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中的“风”又叫作“国风”,是当时中国各地坊间流传的民歌和民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的160篇诗歌中,与新乡有关的“卫风”占10首,“鄘风”占10首,“邶风”占19首,合计39首,几乎占去15“国风”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又因为鄘、卫、邶三国,其国都均建在新乡周边附近,所以《诗经》中的“卫风”“鄘风”和“邶风”所囊括的39首诗篇,无不属于牧野大地及其周边近邻坊间盛传的民歌和民谣。此外,《诗经》中的《大雅·大明》和西周凡国君主凡伯留在《诗经》中的《大雅·板》《大雅·瞻卬》和《大雅·召旻》篇等,也都分别于新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新乡得天独厚、名副其实的地域特产。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武王伐纣灭商兴周之后,为了便于统治,监视殷商遗民,曾分商都京畿之地为邶、鄘、卫三个诸侯国,史称“三监”,即“朝歌以北谓邶,武庚监之;朝歌以东谓卫,管叔监之;朝歌以西南谓鄘,蔡叔监之”。后因周公旦平“三监”,封立鲁、齐、卫、燕姬姓大国,邶国与鄘国一同并入卫国,邶、鄘国号随而消失。又因为新乡位居鄘国的西南部,故新乡自古就有“鄘南”或“古鄘”之称。
其中,有对爱国情怀的豪迈吟咏;有对战争和徭役的血泪控诉;有对贵族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无情讽刺与揭露;有对爱情的忘我眷恋和坦诚赞美;有对乡情、乡愁的绵绵情思……
总之,《诗经》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镇库之宝;我们从《诗经》中不仅可以聆听到千古牧野的不朽吟咏,而且还可以从《诗经》中随处领略新乡先民的靓丽风采。由此可见,《诗经》不仅是中国诗歌的摇篮,而且牧野新乡还无愧是诗经之源,诗歌之乡,诗人之都,诗词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