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这次详尽版,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笔墨是更多了,看看部分亮点:
(1)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足以说明重视程度)
(2)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显然,谁拥有更多资源其价值也就越大,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生态资源,相关上市公司需要重点留意)
(3)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要提升,对于相关上市公司也是个刺激点)
(4)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相关补偿制度对于拥有生态环境的上市公司是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随便罗列思考下,你就会发现,这生态文明主题,绝对不简单,那么多笔墨,那么详尽,这已经充分反映出我们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相信相关地方政府必定会尽快出台更多实施细则出来,这对于很多相关上市公司,这里我着重强调的是拥有生态资源的上市公司,将会带来极大的战机,一不小心,可能就是新牛股的诞生,事实上,不少相关公司早已经开始走得有小牛相貌了,相信,这领域,在未来部分品种应该有机会诞生大牛品种的,值得继续深度挖掘。
“生态文明”重视程度空前
《公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描述中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纵观《公报》全文,对“生态文明”的提及多达7次,充分表明了本届政府对于该问题的空前重视。我们认为,未来以污染治理为先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带来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从而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有望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支柱性产业,而下大力气解决空气、水、垃圾、土壤等环境公害问题(众多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也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必要措施。因此,预计“生态文明”将成为后续推进改革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