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纯真—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的运用
(2012-04-16 16:26:02)
标签:
杂谈 |
这部影片的故事是围绕儿子回乡料理父亲的后事展开的。主人公的情绪低落,压抑,大家都沉浸在对一个乡村教师的怀念和追忆中。导演用黑白效果,更为影片增添了肃穆的气氛,也更能传达出沉痛之感。也正是有了这个黑白段落的铺垫,当彩色段落出现时,就使影片前后的影像效果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回忆部分表现的是父亲母亲的年轻时代,两个人是如何克服了各种磨难走到一起的,对那个岁月的记忆是浪漫的、抒情的、甜蜜的。于是导演用了彩色片,这就加深了观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印象和留恋之情。
回忆之中,父亲和母亲的相识、相爱时在深秋之际,导演采用暖色调,以黄色为主,使画面极具温馨、浪漫之感。当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并爱上父亲时,她身穿一件红色的棉衣,奔跑在金灿灿的田野里,夕阳的余晖洒下柔和的黄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母亲对父亲的一见倾心就如同那鲜艳的红色,来的强烈,质朴。母亲为看父亲一眼,在路上等候父亲送学生放学回家,母亲身着粉底白花小袄,在黄色的林间快速奔跑,光线具有强烈的跳跃感,表现母亲内心的激动和欣喜,画面色彩与光彩营造出一种动态美,可视性增强。
当父亲送学生回家返回时,母亲仍在等候,但天晚了,光线暗了,给观者心灰意冷之感。影片中,令观者印象最为深刻的镜头,就是父亲第一次来母亲家吃饭时,母亲扶着门框的画面了。黄色的南瓜,粉底白花小袄,蓝色白点棉裤,色彩在此时被赋予了诗一般的意境。母亲看到父亲与县里来的人争吵时,影片色彩灰暗,给予观者一种转折的预感。父亲离开了,秋天也终于到了尾声。此时,影片的整体色调发生了转变,大雪覆盖了这个平静的山村,白色成为了主要色彩,似乎透出母亲心灵的失落与哀伤。 腊月初八那天,母亲在那条路上等父亲,身边颓败的树木,白色的雪地,太阳透过树枝间的缝隙洒下的微弱的光······父亲始终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