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三诗歌30首

(2022-07-06 16:27:16)
标签:

春三

诗歌

30首

梦回圆山

分类: 原创

《故乡》

 

傍晚和我一起看炊烟架桥的孩童

去哪了

我已找不到儿时的炊烟

 

眼前的故乡啊,恍若他乡

年深日久的游子

走不出昔日老旧的故乡

 

是谁带走了那缕炊烟,

在每一个月圆的夜晚,用酒

稀释心中的乡愁

 

日日夜夜里,魂牵梦萦的

是那一针一线,缝补的粗布衣衫

和我不时断掉的旅程

 

思念

 

小时候,我还不懂思念是什么

只看到村子里

时不时会有邮差在进出

 

后来,父亲去世了

我发现母亲常常一个人

坐在灶台前发呆,别人说我的母亲

是一个孤独的老太

她每天都用抹布擦拭她的灶台

连同她落在灶台上的影子

一点点擦去

但她始终擦不掉的

是和父亲的从前

 

如果有一天,我的母亲也不在了

我想,那枚照过故乡的小屋、村庄、

田野、河流、坟冢的月亮

便是我今生最大的思念

 

四月天

 

春天还未拉下帷幕

众多的花儿,却早已撤离

人间剩下的,是铺天盖地的绿

 

年近八旬的老母

站在春天里。再厚的绿

也掩不住她心中囤积的沧桑

 

她的头发,像雪

白得苍劲挺拔,又如此接近天堂的门

她的身子,似弓

不论如何蓄势,也无法穿透岁月的深寒

 

她是春风不度

站在冬日枝头的一枚夕阳

 

 

观荷记

 

在西子湖畔,我想用十万亩的

美池,种植你的相思。让清新淡雅的

爱情,在凡尘独领风骚。

 

我想用千万亩的淤泥,生长

你的清廉。让你绽放

人间玉洁、水灵的鲜花。

 

我想和你一道,端坐荷塘。用圣洁的

月光,放牧心灵。用唐诗宋词,滋养蛙鸣。

让荷香,香销晚夏,溶化小我。

 

母亲

 

母亲拄着拐杖

蹒跚地行走在回乡的路上

她有时会向上仰头,向下用劲

可无论怎么使劲

也撑不直她驼起的脊背

她停下脚步

对着路边一颗歪歪斜斜的老树

凝视着干裂的树皮和弯曲的树干

良久不语

此刻,衰老一下变得宁静

和深邃

我想,母亲定是在感概她与老树

的岁月,何其相似

她又仰头看了看天

还是不语

她仿佛看到了她天堂的母亲

当年弯曲的岁月

 

春雨

 

春雨夜访人间

轻车简从,只携一缕清风

轻拂一行花香

 

我凝神倚窗

与夜一起,捕捉春雨的

心思和花开的方向

 

从一瓣花开的声音里

我嗅到,春雨在老农心间

溅起,朵朵芬芳

 

魁山冬暮

 

魁山放走了深冬的晚霞

一下把我推进了黄昏

郪江,穿过魁山寺上的暮鼓

和余音未了的祷告

 

此刻,风从林间吹来

穿过我的身体,吹向遥远的村庄

童年的记忆开始消融

母亲的唠叨,成了我御寒的棉袄

 

夜色不断加深,每冷一寸

我的思念,便暖一层

可无论夜色有多深

也掩不住,我心中的光亮

 

 

小路

 

那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

像大树的根

一条条,扎进乡村

生活的深处

 

乍一看去

小路,又从村庄通向城市

延伸到,外面世界的

经脉里

 

它好似一根无形的绳

一头魂牵故土,一头梦向远方

系着,我的旅程

和归途

 

《月亮》

 

儿时,月亮是我眼中的一枚玉盘

硕大,晶莹,明亮

一如母亲清澈的心房

 

后来,月亮是我书中的一粒意象

太白的、东坡的、松间的、海上的、

天涯的、故土的、秦时的、汉时的……

 

长大后,月亮是我心中的一抹乡愁

她的圆缺阴晴

系着我游走他乡的魂灵

 

如今,月亮是母亲头上的一缕白发

颜色愈白,岁月愈老

思念愈深

 

《霜降》

 

岸上,路过的秋风

一次次梳理离愁。如烟的别绪

挂上了柳的枝头

 

从历书里走来的霜降

让溪边垂钓的老翁,打了几个寒颤

水下的鱼儿,却不谙世事

全然不知钩上是诱饵,背后有陷阱

 

雨,有些羞愧,深怕别人窥见

它冰冷的心思,平添秋色的悲凉

浸染泛黄的岁月

 

《清明节》

 

我把沉积心底的哀思开闸放出,

在父亲的坟头,

烧纸、作揖、磕头和长跪。

 

坟前的小花次第地开,

它们从春天的闹市赶来,偎依着

父亲生前的清苦和如今的孤独。

 

清风徐来。纸钱和香蜡的烟火,点燃

我无尽的追忆。父亲那憨厚的面容和吃苦耐劳的

精神,在我深深的隐憾里温情地浮现。

 

被岁月豢养的往事,此刻

像漫山遍野的小草,长满我的心田,

爬上父亲荒凉的坟头。

 

《砖匠》

 

为每一块砖找准自己的位置

安稳地度过一生,是砖匠的使命

 

用砖刀敲打砖头

砍去它多余的棱角和锋芒

将它埋进墙里

为一间房抑或一幢楼顶起一片天

是砖生存的价值

 

不要埋怨那些砍砖的人

是他让你避其锋芒,隐去棱角

在成全别人的同时

成全了平和而安稳的自己

 

 

风吹故乡

 

顺着往年的方向,风 吹过田野

吹皱了稻秧翠绿的诗行

纵横的阡陌,那是父亲额头的皱纹

是我梦想初生的地方

那里有我童年的欢笑与忧伤

 

风,吹过老屋,吹过被岁月销蚀的石墙

吹过檐上的乳名,屋内的油灯,堂前的石磨

吹过母亲满头的霜发和炊烟的根

数十年来,我一直不停地回望老屋

那里有我人生最美的风景

 

风,吹过小桥,吹过小桥心中的故事

吹过流水远去的春秋

吹过往来不绝的乡情,吹过他们血液里的

淳朴与坚韧,风一次次吹过我

吹老了我的年华,却吹不灭心间燃烧的乡愁

 

早行 

 

晨风从山上赶来,带着初冬 草木的

喜乐与哀愁,拂过干枯的鸟鸣,

拂过低浅的流水,拂过上班族沉沉的足音

和我生活里的忙碌与平静。

 

晨曦如一片薄薄的蝉翼,挣脱

黎明前的黑暗,在风中摇曳,在露中闪烁,

顺着清晨高远的立意,穿透初醒的尘嚣,

温暖世间一片薄凉。

 

我的脚步,踏进冬晨体内的

一处清寒,沿着初冬的骨骼 与脉络,

与晨风晨曦一道,用自己酸涩的

流年,丈量潦草而如梦的浮生。

 

《乡愁》

 

这些年,母亲倔强的性格和那份对故土的眷顾

支撑着她年迈的病体

她不喜欢喧嚣的城市,独爱乡村的宁静

和那一份伴她多年的孤独

 

当月光漫过母亲的白发,漫过阔别的童年

飘进我岁月的仲秋

时光用锐利的小刀,在我心灵的深处

剖开一道长长的思念

 

今晚天空中的这轮圆月

从故乡走来

一缕月光托举着薄凉的我,把他乡的桂香

和窖藏肺腑的乡情,遥寄故乡

 

《初秋断想》

 

仿佛整个初秋的眼中

没有我

它所牵绊的是那些日渐变凉的时光

和漫山黄叶的忧郁

 

我总想设法靠近它

成为它的一部分

一起触摸这个季节的苦痛

聆听大地心中的悲悯

 

在初秋浅浅的流光里

泛一叶小舟

载上世间的苍凉与荒芜

缓缓前行

 

《乡村的傍晚》

 

天空西沉

掉落一抹云霞

惊醒一片沉睡的蛙鸣

 

村落深处,放出的

那缕炊烟,带着几声犬吠

在村口设卡,封路

 

陌上,暮归的牛羊

驮着一天的收获与疲惫

低缓而沉稳地走进我牵绊的目光

 

晚风拂过田野

拂过我,拂过碧波荡起的清香

抵达我心中葱郁的乡情

 

《夏天的秘密》

 

被血汗养育长大的夏天,

身强体壮,生命的绿漫过山野。

 

蝉儿,在堆满绿意的

枝头,弹琴。蛙儿,在稻秧

纵情的田野,擂鼓。

 

一个个高低的音符,在七月的

舞台,交响。可是,有谁能懂

这悠扬旋律中深藏的奥妙?

 

雷公领着风雨,在尘世的

隘口,清洗着残存的

污秽和布满灰尘的人心。

 

雨后的白鹭,驶向夏日的

荷塘,小心地衔起

一缕带霞的荷香,飞进夏天神秘的诗行。

 

《红月亮》

 

无论在天上,还是人间。

所到之处,唤醒

思念一片殷红。

 

我举杯读你,那殷红的

思念,浸润着岁月的苍凉,

染红了我深秋的孤独。

 

我伏案写你,你神话里的

面纱,诗韵溢彩。面纱背后的苦痛

魂牵萦绕着世间的目光。

 

月光静静地漫过乡村,漫过城市,漫过

游子漂泊的心灵。可我的孤独

不在你的寂静里,而在尘世的喧嚣中

 

《与舍得书》

 

一杯舍得珍酿,殊不知

你前世流淌的激情和酣畅,醉倒了

千年以前的汉唐。

 

滚滚涪江,淘洗着你的

哲思。不知载走了多少故事,多少

传奇,多少苦乐与悲喜。

 

岸上杨柳,不顾四季流转,

不顾风月传情,独酌

你的幽香,沉醉你的风韵。

 

若能饮下你的酸甜,也就饮下了

岁月的沧桑。若能洞悉世相的

得失,便能步入你的门道。

 

《寻你》

 

我的眼睛在高原的雪峰,在涓流的

小溪,在五月的朝霞和黄昏里,寻你。

我找遍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始终

不见你的踪迹。

 

唯有你的美丽、聪慧、贤达和善良,还在

陪伴我的心灵,让我抱着思念浪迹天涯。

如同一颗紫色的蒲公英,四季里停不下的

脚步,开不完的花期。

 

《在武侯祠》

 

门前的两颗古榕,领着两头石狮,站在

岁月的沧桑里,日夜守护着这座君臣合庙。

朱红飞檐的庙门,紧锁着一千七百年前的蜀汉王朝。

 

推门而入,庭院绿树、杂花相映,时光

尤显悠远。甬道两侧的唐、明古碑,在夏日火热的

阳光里,依旧那么清凉。

 

寥寥的香火,温热了千年的往事。

桃园三结义、金戈铁马声,在锈迹斑驳的

历史天空,荡气回肠。

 

那位头戴纶巾的哲人,深邃、敏锐的

目光,穿透尘世的风云。雄才伟略

在巴掌大的羽扇上闪烁光芒。

 

幽暗的廊中,《出师表》墨迹

如泪,笔锋似剑。流淌的

睿智与英魂,千古飘香。

《诗意九寨》

 

其实,九寨的诗意不在九寨。在诗人的笔端,

在画家的宣纸,在世人的眼中和心里。圆润灵动,

成山水的奇葩、人间的神话和心灵的天堂。

 

美丽的湖泊、瀑布、彩林、雪峰、蓝冰

以及醉人的藏族风情,铺满九寨的童话世界。

或幽深宁静,或奔流湍急,或高低错落,或绵延起伏。

总是那么神韵自然,契合仙境。

 

珍珠滩上的珍珠,天鹅湖中的天鹅,

与阿妈手中的酥油灯,阿爸桌上的青稞酒,

与翡翠河畔松林深处的约会,一样真实动人。

那雪地里的莲,生长在藏家儿女心灵的沃土,

每一朵爱情都那么光洁透明。

 

五彩池里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

令人心生爱怜的是,那碧绿晶莹的小溪,

不顾四季流转和人生轮回,劳作于森林和浅滩之间,

默默地践行着经幡上飘扬的誓言,

心向大海,情系远方。

 

《年关回乡》

 

孩童的一声炮仗

把年味炸开

道旁的大红灯笼,整齐列队

成一条回家的路

 

张家的二狗回来了

王家的小丫回来了

老旧的村庄

变得年轻了起来

这些从乡间走出的孩子

一声“爸,我回来了”,驱散了

深冬所有的严寒

 

不知是谁家的炊烟

带出一缕菜头炒腊肉的香

一下把日子拉得很长

时光回到了阔别的童年

 

村口的那棵老榆树

多像我的爷爷

当年站在那里,望着远方

盼我回家过年

 

《煤油灯》

 

你远比今天的电灯暗

在那段贫瘠的岁月

你却能照亮

每一个漆黑的夜晚

 

那个在灯下缝缝补补的人

用一针一线

修补的那一个个单薄

而清寒的日子

让那个挑灯夜读的少年

至今,眼眶里还噙着

泪花

 

是你的光

驱散了他体内的冷与黑

照亮了,他心中的

远方

 

《怀念蓬师》

 

比赤诚湖还深情的是芝溪河

不管岁月如何被风霜侵蚀

蓬师

依然身着那件粗布衣衫

站在芝溪河畔的先农巷里

 

从鱼泉山上,下来的风

吹走了我们的年华

却带不走窖藏心中的往事

虽已布满尘土

可三十年前同学们追梦的身影

仍在蓬师那块苗圃的土壤里涵养

并不断焕发新绿

 

蓬师,她与黑板粉笔相伴

一生朴实而简单

要想读懂她的内心

只有登上三尺讲台

才能谛听到

那一团团,流淌在她血脉里的

熊熊燃烧的

火焰

 

《冬日的芦苇》

 

冬日的芦苇,令人起敬

那枯瘦挺直的枝干,溢出一种

不惧风霜的神

多像我当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

奋力抗争的情形

他们白天要种包产地,晚上

父亲还要摸黑去挑水,摸夜去推磨

母亲在油灯下,缝补我们破旧的生活

那时候的我

就是春天芦苇枝干上的叶儿

 

难怪小时候的冬天,我一点

都不觉得冷

如今方知,那清寒微小的日子深处

蕴藏着我取之不尽的

莫大的暖

 

《观石记》

 

在山上,被泥土掩埋

默默无闻

无人问津

走出大山

经石匠师傅敲打,成了

条石,板石,碎石,石片......

有了名分

奔赴人间

有的在奠基

有的在立碑

有的在铺路

......

 

即便是奇石,怪石

去了公园

上了假山

也都遵循人们的审美

成了风景

 

《端午》

 

端午里,有祭龙的传说

有龙舟的号子,有粽子的清香

有菖蒲和艾叶饱满的日子

 

还有汨罗江没有带走的

屈原的《楚辞》,似一颗星辰

润泽人心,光耀历史

 

或许,这就是端午鲜为人知的

那一抹灵魂

 

《石磨》

 

父亲留下的石磨,

承载了太多的磨砺。

生活,似石磨上深深浅浅的齿,

只有咀嚼过艰辛,

方知日子的不易。

 

父亲推磨的样子,像一头拉山的牛,

逆着现实的压力,使劲向前奔。

我一学,就是数十载。

但我无法丈量,当年父亲

生命的高度和坚韧。

 

如今,岁月就像这石磨一样,

遍布沧桑。

在我潦草的中年里,

记忆已变得残缺。

唯有我第一次学父亲推磨的情景,

虽已布满尘土,

但却完好如初。被我珍藏于心,

浸染流年。

岁月沉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色一隅
后一篇:抗疫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