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虽然是农忙时节,但在山东临淄区西老村的小广场的乒乓球台上,两个村民正挥拍打的不亦乐乎,其中这位大嫂虽然穿着高跟凉鞋,仍然打的有板有眼。观战的是一群看孩子的老人,看到好球直拍手,阵阵欢笑在广场上荡漾。让这个小村充满着温馨和生机。

-2-
葡萄藤下,庭院花丛中,处处都可见挥拍打乒乓球的乡亲们。于老人家今年76岁,还能和小孙子打上几拍,他说自己就爱打乒乓球,活动筋骨,这一拍一拍的可提精气神了!

-3-
于老人家的孙子是学校有名的乒乓小将,儿媳也喜欢打乒乓球,曾在镇上的比赛中拿过二等奖。

-4-
在西老村,许多家庭都有乒乓球台,年代最久远的球台是水泥台,这些有球台的家庭,常常在早上五六点就被想打球的邻居敲开门,晚上在院子里接上电灯,就成了村民活动的“据点”。

-5-
最惬意得当数在庭院的花丛树林里,支起球台,挥汗打上几局,有时有朋友来访,先打会乒乓球,再聊,呵呵,兵乓球也拉进了亲邻门的关系,见面都是乐呵呵的。

-6-
张大妈,刚从地里摘了很多西红柿回来,见兄弟在打球,也顾不得把柿子放回屋,就高兴的拿拍上场了,别看张大妈已经六十好几的人了,打乒乓球可不惧年轻人,一会扣杀,一会吊球的,很快就先胜了一局。

-7-
吃过晚饭,西老村就更热闹了,村头的篮球上,村民们围着乒乓球台就开始赛开了。围观的人呐喊助威,小伙伴们激情挥拍,那热闹劲还真以为是在看专业比赛呢!

-8-
小鹏同学是村里打球最好的小朋友,看那动作,多标准啊!

-9-
村里的青少年活动室到了晚上就会被围的水泄不通。在两位教练的带领下,八九个小学员正在室内认真练球。孩子们分工明确,有打球的,有数球,有捡球的,每晚一人打100个球。

-10-
村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只要想学就可以报名免费来学。由8位责任教练两人一组,轮流执教。现在有36个孩子,每天6点半到晚上9点轮流过来练球。

-11-
孩子们练得很认真,专注的眼神,标准的拿姿。教练都是认真择选的,平时他们都有工作,有开大车的,有做物流的,但工作再忙,也不会耽误孩子打球。

-12-
村里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来打球,即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

-13-
窗外聚集着观看的村民们,他们的笑容随着精彩的扣杀灿烂展开着。

-14-
还有今天没有轮上打乒乓球的小朋友们,他们正在窗外聚精会神的“偷师”

-15-
西老村曾被市体育局授予“兵乓球特色村”。乒乓球潜移默化的改善着邻里关系,乒乓球和谐着村民的健康生活。新农村,新面貌,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快乐了整个村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