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汤显祖年谱“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一岁”

(2023-02-10 22:48:01)

汤显祖年谱“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一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   一岁

 

 

八月十四日,汤显祖诞生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文昌桥头井。

《汤显祖诗文集》诗文卷五《广意赋(并序):举微身於世肃兮,岁商横之弇茂。壮桔阳之二七兮。在端黎之睃卯。

《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九《送汪仲蔚备兵入闽》:肃帝金天精,庚戌秋八月。七日子生辰,再七我如达。

《汤显祖全集》诗文卷八《三十七》:我辰建辛酉,肃皇岁庚戌。初生手有文,清故多疾。自脱尊慈腹,展转大母膝。

《汤显祖全集》诗文卷十四《重得亡蘧讣二十二绝》:中秋先日我生辰。

《同治临川县志》卷一(上)《地理志·星野》: 临川分野,上直文昌。景定宋志,匪涉夸张。斗十一度,耀采含章。星精激射,旁烛无疆。天人协应,厥維休祥。会看堰合,邦家之光。……《晋·天文志》:分野始角亢者,以东方苍龙为首也。唐始女、虚、危者,以十二支子为首也。今始斗、牛者,以星纪为首也。古言天者皆由斗、牛以纪星,故曰星纪,是之取耳。斗三度至女一度,星纪之次也。江西布政司所属皆斗分。(《明史·天文志》)……璇玑者谓北极星也玉衡者谓北斗九星也。玉衡第六星主扬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乙巳为豫章,辛巳为丹阳,己巳为庐江,丁巳吴郡、会稽,癸巳为九江,凡六郡。(《星经》)……今考临川距豫章治二百里,而近豫章入斗十度,则临川入斗十一度无疑疑矣。(《县旧志》)……淳熙志云:“有文昌堰,旧经云,上直文昌星”。《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星居天庭,与十二辰次殊,所占在上将、上相及六司贵臣。故诸史未尝言其所临照之分野。旧经云是邦上直其宫者,莫识其为何义。世之星图或疎或密难以尽。据《唐志》所述,文昌诸星在井鬼柳星之度,乃西南也。与吾州若无与焉。然尝观史志,惟西汉史近古。《汉(书)·天文志》所述,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有流星出文昌,屈折委曲贯紫宫,在斗西北子亥间,如环。志凡言流星之行,必曰起某所,至某所或入某所,犯某所,经某所,扫某所,皆动也。惟此占,但言出贯又言环又言在子亥间,文昌与斗魁在太微北,皆迫近紫宫垣,流星环之者,不动故也。星出文昌,在子亥间而不动,则文昌亦在子亥间矣。子亥与巳午相直。巳午东南也,上直文昌宫之说,庶几在此。又按《晋书》:北斗魁四星,杓三星。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燕,六主赵,七主齐。四文曲星也。临汝吴分也。旧经所云:上直文昌此亦一义。併记之。(《宋景定临川志》)

《同治临川县志》卷五《地理•水利•金堤赋(明汤显祖)》:迟飞梁之友倩兮,车连连而互轊。正伭纪之文昌兮,乃余居之所世。

《文昌汤氏宗谱》卷首《抚郡汤氏廨宇规模记》:予宗自伯清、子高、廷用、酉塘、承塘诸公,世居文昌门外。

《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公讳子高,字汝昇,耕读轩其号也。世居临川文昌堰之左。

明故酉塘汤君墓志铭》:汤为吾邑望姓,世居文昌桥之东,而公犹颖出者。 

《康熙临川县志》卷六《井里》:港东厢为里者二。其桥三,曰文昌桥,曰孝义桥,曰小桥。其井一,曰文昌桥头井。

丁此吕生。

《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二十四《奇喜赋(有序)》:庚阳丁右武,天下英奇土也。与予同庚而生,庚而举。

《汤显祖全集》诗文卷十五《哭丁元礼十二绝(有序)》序:右武兄同予生庚之戍,举庚之午。

《明史》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七:丁此吕,字右武,新建人。万历五年进士。由漳州推官征授御史。慈宁宫灾,请撤鳌山,停织造、烧造,还建言谴谪诸臣,去张居正余党,速诛徐爵、游七。报闻。寻劾礼部侍郎高启愚命题示禅授意,谪潞安推官。语详《李植传》。寻迁太仆丞,历浙江右参政。考察论黜,复遣官逮之。大学士赵志皋等再疏乞宥,且言此吕有气节,未必果贪污。丕扬亦言此吕无逮问条,乞免送诏狱。帝皆不从,逮下镇抚,谪戍边。

顾宪成生。

张惟骧《疑年录汇编》卷七:顾叔时六十三宪成,生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卒万历四十年壬子。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八: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之无锡人。父学,四子。先生次三,其季允成也。……壬子五月,先生卒,年六十三。

赵南星生。

姚希孟《棘门集》卷三《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赵忠毅公墓志铭》:公生于嘉靖庚戌四月三日,殁于天启丁卯十二月十七日,得年七十有八。

《雍正畿辅通志》七二:(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进士,授汝宁府判官,称廉平。历文选郎,方严嫉恶。上疏陈四事,乞归。再起考功郎,主京察,与政府忤,削籍归。光宗立,起左都御史,主大计,弹劾无所避,人多震慄。改吏部尚书。魏忠贤矫旨夺爵,戍代州,卒。崇祯初,复官,追谥忠毅。

本年,梅鼎祚两岁。

《鹿裘石室集》卷一《释闵赋》:惟祝牦(已)冠于作噩(酉)兮,月毕陬(正月)而为阳。贞焉逢(甲)之淹茂(戌)兮,予乃谢阊阖而以降。

按:祝犁作噩即己酉(嘉靖二十八年),毕陬为正月,焉逢淹茂为甲戌(初三日)。

梅鼎祚《鹿袭石室集》卷卷二十《诰封恭人先母郭太君行状》:“戊午秋,见先二兄同日之丧,鼎祚方十岁……二兄并为弟子员,隽颖,以苦学致疾。府君痛之,鼎祚不就学者三年。

按:嘉靖戊午年为嘉靖三十七年,即守德致仕次年,时梅鼎祚十岁,故生于嘉靖二十八年。

康熙宁国府志》卷十九:梅鼎祚字禹金,父守德官给谏时,孕七月而生燕邸,癯甚。二兄相继夭,父益怜之,欲其弃笔砚,乃匿书帐中,时时默诵。年十六廪诸生,郡守罗汝芳召致门下,龙溪王畿呼为小友。性不喜经生业,以古学自任。饮食寝处不废书,发为文辞,沉博雅赡。士大夫好之,干旌庐者日至。与王世贞、汪道昆巨公游。当时海内,无不知禹金者。奉父里居,左右以色养。属母郭恭人疾,序当岁荐,让其次者。辛卯游北雍,年甫强。时内阁申公时行等,皆欲以文待诏故事疏荐,辞不就。归隐书带园,構天逸阁藏书,坐卧其中。伯兄元祚无子,以仲子士好嗣之,敬嫂刘氏如母。岁乙卯卒,年六十七。著有《鹿裘石室集》。鼎祚既负才不第,又当中原尚文之世,博闻强识,长于编纂。取上世以来诗文,各以类纪,下及杂记、传奇,并有辑撰,多至千余卷,详见载籍志中。子士都、士好。性刚直,终宁州丞。从子士劝,字勉叔,少负俊才,鼎祚特嗟异之,有《唾余集》。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梅太学鼎祚》:鼎祚,字禹金,宣城人,云南余政守德之子。禹金舞象时,陈鸣野、王伸房皆其父客,故禹金少即称诗。长而与沈君典齐名,君典取上第,禹金遂弃举子业,肆力诗文,撰述甚富。万历末,年六十七,赋诗说偈而逝。有《鹿袭集》六十五卷。禹金于学,博而不精。其为诗,宗法李、何,虽游猎汉魏、三唐,终不出近代风调。七言今体,步趋李于鳞,又其靡也。“秋减叶声中”五字擅场、虽千章万句亦何以加!禹金好聚书,尝与焦弱侯、冯开之暨虞山赵玄度订约搜访,期三年一会于金陵,各出其所得异书逸典,互相雠写。事虽未就,其志尚可以千古矣。

本年,邹迪光两岁。

娄坚《学古绪言》卷五《邹愚谷先生七十寿序》:兹岁戊午,公年七十以老矣,而飘须未改双颊犹童,望之如神仙中人也。

钟惺《隐秀轩文盈集》序四《邹彦吉先生七十序》:辛卯,惺年十八,出就郡国童子试,吾师无锡邹彦吉先生督学楚中,时年四十三,玉貌铁骨……惺亦以庚戌举进士通籍.戊午请假寓南都,则先生七十矣。

按:钟惺为邹迪光祝寿的文章,披露邹迪光的两个年龄节点:一是辛卯,即万历十九年(1591),邹迪光四十三岁;二是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1618),邹迪光七十岁。据此两个数据推算,邹迪光的生年为嘉靖己酉年(1549)。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邹提学迪光》:迪光,字彦吉,无锡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副使,提学湖广,罢官时年才及强。以其间疏泉架壑,征歌度曲,卜筑惠锡之下,极园亭歌舞之胜。宾朋满坐,觞咏穷日,享山林之乐几三十载。年七十余乃卒。愚公亡,而江左风流尽矣。前后集三百余卷,连篇累牍,烦缛称艳,无如其骨气猥弱,不堪采撷。其文又不必置喙矣。

本年,俺答大举入寇,掠通州,入犯畿辅,京师戒严。兵部尚书丁汝夔以不敢主战弃市,屈死佞臣手。

《汤显祖全集》卷九《送汪仲蔚备兵入闽》:肃帝金天精,庚戌秋八月。……是月太白高,大臣有诛杀。云何旬朔中,受生多颖发?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十九《兵部尚书鹿野史公道行状》:二十九年秋,虏贼人犯畿辅,蒙恩召,复兵部左侍郎。……时虏猖獗,芦沟桥一带肆行切杀行旅,绝者数日已。公既行,旅人数千皆荷锸执梃随之于后,京师之路遂得相通。此时,乡人殊极壮公之行。及抵京,中外人心皇惑,部中危疑特甚,公至即署事,部中正色直言,每有题覆多见嘉纳,人心遂安。

《明鉴纲目》卷六:纲:庚戌二十九年,秋八月,谙达犯京师。目:先是,夏六月,诸达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副总兵林椿,战死,敌引去,传箭诸部大举。至是,循潮河川南下,至古北口中,都御史王汝孝率蓟镇兵御之。敌阳引满内向,而别遣精骑自间道溃墙入,汝孝兵溃,遂大掠怀柔,围顺义,长驱至通州,营白河东,分兵剽昌平,犯诸陵,杀掠不可胜纪。京师戒严,诏各镇勤王。……帝拜鸾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守谦为兵部侍郎,提督军务。时勤王兵先后五六万人,皆闻变即赴,未赍糗粮,制下犒师,牛酒诸费,皆不知所出。户部文移往复,越二三日,军士始得数饼饵,益饥疲,不任战。……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咨严嵩,嵩“塞上败可掩也,失利辇下,上无不知,谁执其咎?寇饱自扬去耳。汝夔因不敢主战,且承嵩意,戒诸将勿轻举。守谦以孤军薄谙达营而阵,无后继,亦不敢战。于是诸将皆坚壁,不发一矢,辄以汝夔及守谦为辞。寇遂毁城外庐舍,火光烛天,亦莫能救。寇纵横内地,凡八日。本无意攻城,且所掠已过望,乃整辎重,将趋白羊口而去。仇鸾尾之,寇猝东返,鸾兵溃,死伤千余人。寇遂徐由古北口出塞。诸将收斩遗尸,得八十余级,以捷闻。帝优诏慰鸾,加太保,赐金币。汝夔、守谦弃市。

汤显祖年谱“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一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