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踏遍青山人未老(143)川陕晋豫自驾游(五)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雕刻 |
分类: 大漠走天涯 |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峭壁上的多重洞察洞窟和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桥上看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隔伊河观绝壁石窟主景”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桥上看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大门”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踏遍青山人未老(143)川陕晋豫自驾游(五)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龙门石窟...
-
-
-
-
-
-
-
-
-
-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随人流涌动一路慢慢欣赏“石刻艺术瑰宝”(门票100元/成人,60岁以上50元/人)。午后13:30时才离开龙门石窟前往嵩山少林寺...2016年10月4日,懒觉后慢悠悠上街早餐,08时出发前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09时到达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 -
-
【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及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系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网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的前几年。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二)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正统王朝先后建都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洛阳雅言。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自元代始,洛阳不复为京,降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潜溪寺”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人潮”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宾阳南洞”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俯瞰山下人河”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莲花洞”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隔河远观西山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隔河远观石窟主景”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峭壁上多重洞察洞窟和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峭壁上多重洞察洞窟和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峭壁上多重洞察洞窟和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峭壁上多重洞窟和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伊河”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洞窟及崖壁多层栈道”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洞窟及崖壁多层栈道”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洞窟及崖壁多层栈道”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门票100元/张”
撰于绵:2017.03.25
修改:2022.10.26 山江虹悦.临江楼 兰馨书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