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西安.回民街】踏遍青山人未老(139)川陕晋豫自驾游(一)进发“世界历史名城”--“尝鲜”西

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情感 |
分类: 大漠走天涯 |



世界历史名城--陕西西安古城“回民街(小吃一条街)”
世界历史名城--陕西西安古城“回民街(小吃一条街)芙蓉糕”
【川陕:西安.回民街】踏遍青山人未老(139)川陕晋豫自驾游(一)进发“世界历史名城”--“尝鲜”西安回民街...
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兄弟姐妹相伴自驾游:10月1日上午09:30时驱车沿古蜀道中的“金牛道”出川北上向“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长安(西安)进发,全程约750多公里。座驾匀速,以便尽情享受蜀道沿途的历史人文之瑰宝的饕餮大餐。并贪婪地一路向“中原”挺进,意欲“摄入”更多的山川美景。傍晚19时许下西安高速入住“如家酒店”,因旅途劳累、饥饿,于晚20:00时打车直赴古城西安小吃一条街--回民街,寻觅鲜美名特小吃海吃狂购。一是为满足味蕾和肠胃的需求,二是为日后几天储备香嘴和果腹的美食。瞬息,畅快地度过了旅途的第一天...
“世界历史名城--西安”:西安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英文译名"Xi'an",旧时译作"Hsian"、"Sian"。西安古称长安,又称为"西京"、"西都"、"凤城"、"斗城",简称"镐"(与"皓"同义同音,寓意"光明之都"。从古到近曾用名:酆京、镐京、酆镐、咸阳、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西京,以"长安"最为常见和著名。在《史记》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中国文明与东亚文明的中心,享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美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西安古都由周文王建立,大约建于公元前12世纪,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间断的城市发展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21个王朝和政权在这里建都,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西安当今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北),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以及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市阎良区本身还是中国著名古都--栎阳)在历史朝代中,曾建都长安的汉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当时的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与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大约拥有逾百万的人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城市,汉长安城的未央宫,唐长安城的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影响最大和最辉煌华丽的宫殿,唐大明宫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和最雄伟的宫殿,光其面积就是今天明清紫禁城的4.5倍还大。后来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并没有达到或者超过长安曾经达到的高度,这一事实一直保持到15世纪(城市面积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长安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
长安自古帝王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之一 ,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
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 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也是来西安必去的地方。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在钟鼓楼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
相关链接:
(一)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蜀道申遗自2011年在广元启动。此前各市州共推荐了金牛道等古道上的95处文化遗址,经专家讨论,最后推荐了4条古道、68处文化遗产点。在地域上,4条古道涵盖四川省7市26区县,古道(遗产点)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最晚到清朝。其中,金牛道文化遗产点33处,米仓道文化遗产点19处,阴平道5处,荔枝道11处。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金牛道:成都出发,经德阳罗江县、绵阳梓潼县,至广元剑阁县,过剑门关至昭化,渡嘉陵江,经广元朝天区往东北方向至陕西宁强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金牛道的开辟时间或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名源于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所以也被称为石牛道,又称南线道或蜀栈。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最早见于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杨雄所作的《蜀王本纪》,其后阚马因《十三州志》、常璩《华阳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书均有记载。金牛道的得名,源自一个传说:蜀王已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而适与秦惠王相遇。其后秦欲攻蜀,在二王相会之处列置了几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边置放了一些黄金,扬言石牛能粪金。蜀王贪金,但是秦惠王说道路艰险,运不过去,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于是就有了金牛道。金牛道上,最险要之处就是剑门关。绵延数百里的大剑山七十二峰形如利剑,却在其中有一个天然的缺口,这个缺口便是今天“剑门关”之所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也正是这里。
子午道:西安—子午镇—宁陕—洋县—汉中。子午道的险峻,诸葛亮也不敢挑战。第一次北伐时,大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即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再率大军走褒斜道与其会师。但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认为该计划过于冒险而未采用。
(二)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山脉
-
秦岭(英文名Qinling Mountains,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长期以来,人们把秦岭看作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山地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滞作用。夏季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潮南侵,使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侵袭。因此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著名黄土高原,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秦岭山地、白龙江流域尚保存连片森林,并有珍贵动物和植物。佛坪为大熊猫栖息地之一。商洛地区的核桃、岷县的当归等均以高产优质著称。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山脉--秦岭
撰于绵:2017.03.11
修改:2022.10.19 山江虹悦.临江楼 兰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