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雨寻梅||东湖梅花节访周彬

http://s3/mw690/002qaoUqzy7iyeFEejM12&690
而看梅花的最好去处就是东湖梅园,梅园除了因为梅花品种齐全耳名,更因为这里有一位神秘的“梅”画家周彬,他蛰居磨山三十余年,东湖梅园也近20年,已经分不清是他画了这梅,还是梅入了他的画。
在梅园这样远离闹市的环境中,他与古树、奇石和湖水相伴,他就是梅园的一部分。有种梅骨就是用岁月来历练的。
等入到周彬工作室,我手里的服装袋早已半湿。
周彬还是如常端坐在茶桌泡茶,热腾腾的烟煴围绕在他身旁,因着他今天特意穿着的长袍衫子,犹如一位相识百年的老友,任谁也没有生疏感。
画梅的画家应该很多,我偏爱周彬老师的风骨。浓淡中错落开的几笔斜枝,如人的筋骨渗透在笔头,所以看他的画不如说在品人、人性。
http://s16/mw690/002qaoUqzy7iyeFUDFR4f&690http://s14/mw690/002qaoUqzy7iyeFZlCdfd&690
△周彬画作与香黛宫旗袍艺术的呼应
或若多情的少女,百媚千娇,得梅园千万种梅与之呼应。http://s15/mw690/002qaoUqzy7iyeGqrUi9e&690
淡淡的粉色或水红色,是色艳香甜的“人面桃花”;
花色初开淡黄绿色,是稀有名品的“台阁绿萼”;
花色深红,重瓣的而繁密的是“扣瓣大红”;
一片乌红绛红中,正是民间俗称“墨梅”的“乌羽玉”;
层层叠叠近白色的花瓣,略洒水红晕的,是“多子玉蝶“”。
http://s5/mw690/002qaoUqzy7iyeGrxY094&690
http://s4/mw690/002qaoUqzy7iyeGwU71f3&690
http://s16/mw690/002qaoUqzy7iyeGteRp9f&690
△周彬画作与香黛宫旗袍,艺术的立体呈现
或若傲骨的道士,花枝不多,却以苍劲张弛的斜枝,诉说人间世事沧桑变化,以宁静怀古的心境面对一景一物。周彬画展与梅花盆景的简约极致之美,让人无不赞叹,是梅之骨,是人之道。
http://s16/mw690/002qaoUqzy7iyeGGV1J5f&690
http://s4/mw690/002qaoUqzy7iyeGIXWb03&690
△周彬画作与香黛宫旗袍,画室内外
因着周老师的梅简约中极致的力度与张弛,所以我们这次旗袍的设计也极尽简约,用反复修改又立体实验而成的线条,为服装的构图做轮廓修饰,又突出女性形体的极致。材料上桑蚕丝与蕾丝、钢咬合丝布制作的各类梅花梅枝扣与蓬松的袖,在柔与力中相互配合。
梅花的饱满润泽与梅枝的苍劲有力,暗含着女性柔弱的身躯里不平凡的精神,似乎这也是我喜爱周老师笔下梅花的原因吧。
http://s2/mw690/002qaoUqzy7iyeGOxwJ41&690
http://s1/mw690/002qaoUqzy7iyeGPWGkf0&690
△周彬画室,梅花与香黛宫梅花旗袍
来不及多寒暄,我已拿出以周彬梅为主题的旗袍配饰,因着时间紧张,以梅之形做出来的梅扇和梅簪不及最后完成,几件不同风格旗袍与丝巾、长巾来呼应眼前的一片雨梅。
说来真是第一次赏雨中的梅,晶莹剔透的水滴不忍沾湿花瓣,玲珑的立在枝头,要趁着这清凉与湖中梅、廊尽头的梅、画室的梅一一相识。
http://s12/mw690/002qaoUqzy7iyeGVymTab&690
http://s3/mw690/002qaoUqzy7iyeGXrvYb2&690陪在梅园旁边的暗香桥,似乎真是为了这景而生的,不同季节,不同心情,品梅赏桥皆不同。
周彬老师话并不多,我们除了沟通作品, 取景与梅,没有什么可以打断这冬雨下的梅聚。没有摄影师的镜头,在手机画面的传达下,这画与裳的结合,是一场梅花雨的开头与结尾。
香黛宫故事-----------艺术的笔触可以走多远!
香黛宫电话咨询:400077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