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演戏

标签:
北京圈子外销公寓舞蹈形式海清章子怡杂谈 |
分类: 花语心绪 |
我与演戏
--田梦
上一篇文章随便写了一段关于新客串的一个片子,谈到演戏。却没想到引起日志两个网友的争论,更单独给我留言,我何德何能让素未谋面的网友如此惦挂,如此也想说说我与演戏的一点关系。
第一次正式接触演戏20岁刚出头就是主演,女一号。也不知为何那位导演就是看上我,可能是那时年轻的一种傻里傻气的自我和出国学习后的一点自信。导演还说非我演不拍与制片方引起争议,而当时我对演戏没有任何学习和经验。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到了云南拍戏,我自以为演戏是简单的,凭着在大学里拍的那些个广告和短片的经验就上场了。
可是第一场我就懵了,镜头感、语言技巧什么都不懂,只有小时对话剧的印象,用的全是夸张的身体语言,这些其实是电视剧最忌讳的。而导演还是让我演完全剧,更让我在西双版纳美丽空灵的原始深林里用夸张的舞蹈形式演绎了主题曲的MTV。片子是好的,我的演绎却是糟糕透了的,可怜的处女作。随后又拍了些片子,也是一样的没有感觉,等到我有了点点拍戏的感觉时,我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个圈子。
因为还没有完全进入这个圈子,就已经感受到了那么多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各种规矩规则,以我那时高傲的心是容不得的。我可以受得身体的艰辛,不能忍受精神的折磨。我总认为对一件事有多执着,就看你需求的心有多大,如果你一定要在这方面出人头地,你当然需要不顾一切、付出任何代价来达成。可我那时还有生意可做,住在北京高档的外销公寓、跟X怡同楼、同一摄影师,自以为有一颗高洁的灵魂,是不能在复杂混乱的圈子里厮混的,就选择了离开,去海外寻找自己更自由广阔的空间。接下来的就是一年一年的漂泊。
这几年回到北京,也没有准备拍戏,只是一次在CBD拜访一个客户,却没想到被一个经纪人看中,一定要我出演一个白领。拗不过,也是好玩就小试了一把,没想到这个圈子就那么小,圈子里的人又那么热情,所以偶尔也会客串一下。但我知道我是游走在演戏之外的,因为我除了自编自演的自己的人生故事,是不太会演别人的戏的。记得海清说过,“我演戏演得好,是因为我把每场戏都当做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么演绎,所以很投入”。而我呢,不会扮演,或者说我只演自己的戏,喜欢什么角色了,就直接的找去经历体验,到什么国家,做什么工作,都是以要体验这种经历的心态认真投入演绎了一次,且自己安排自己的角色转换。
我的一位学姐说过一句话,“你以前都是在玩,可能也是经历了些,现在才开始做事。”若是以前,我是断不承认的。我也做了那么多呀,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与艰辛,生活的酸甜甘苦也尝尽呀。现在我是真明白了,我就是贪玩,一直在玩。出国是玩、学习是玩、工作也是玩。做得不好了,似乎总给自己留条后路,随时撤,年轻嘛,再做别的。做得好了,也是见好就收,就怕被一件事情拴住了自由,不能随心所欲的悠游。现在想来,任何一件事,我若是坚持了,现在拎起来也该是不小的成绩。而玩吗,自然要的就是演戏的风格,不停地选择剧本,转换角色,谁让我入戏那么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似乎又那么强。
也不知从来那样拘谨的我,如今突然变得那么释然,对于自己的过去和很多的问题都能坦然面对。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上一段那样的婚姻吧。对于一个将死的人来说总是更能直白的讲述过去,或者对于一个新生的人来说,更能清楚地看待自己过去的一生。而我就是后者,像一个新生儿,用理解释然的心看着自己忙忙慌慌经历的过去种种。所以说婚姻是女人最好的学校,我用自己的经历证实了这句话。在我自导自演的前生里,我比任何一个演员的演技都好,因为没有演技,只是投入。我认真地对待感情、工作、生活。在爱情里开始也轰轰烈烈、结束更加的轰轰烈烈,失意也伤感、悲切,分手也折磨、痛心,苦闷也难耐、辗转。我的戏剧里没有安排好的剧情和结局,都需要现场发挥,但在每个剧目投入的最初,我还是想好了最坏的结局,若自己能接受,于是就一如反顾的投入到剧情之中,如果剧情向着比设定的最坏结局还好的方向发展,就是收获,那就是喜剧了。如此喜剧的到了现在,这也成了现在的我。
演戏的总结:
最佩服又最担心的是:勇敢的态度。想要扮演的角色,想到就去了,就做了。所以无知者无畏。
最大优点又是缺点是:理解的能力。接触的人,总是先看到他的优点,以后就是看到了缺点,也因为想到了他
最可爱又最可笑的是:单纯的性格。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自我,所以没有入市,不懂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