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一封信

(2011-11-19 03:35:09)
标签:

荆门

荆楚网

东湖社区

新浪网

美的

杂谈

分类: 花语心绪
转一封信件
--田梦
 
(黄叶斌老师发来的书评的评论)
 
 转帖
拜读欣赏!娴熟的到位分析,老道的言辞分解。             (新浪网  铱泵钲金)
好认真的评论啊!                                           (新浪网   任蒙)
表里如一的美丽能够持久,富有内涵的美丽才能放射出光彩      (新浪网  杨晓昌)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慧根的,然而在成长中会受现实影响而改变,大善常常在邪恶中升华,在嫉妒中感悟。有识之士把中国传统礼义文化传承寄希望于日本和韩国,“田梦女士是韩籍华侨,是一位近20年来曾经游学30多个国家的奇异学子”,对世间善恶一定比我们体会更深。  拜读黄先生佳评。            (荆门论坛   李勋明)
作为一个读者能够善于发现和理解作者对书中的情怀也是了不起的。
(荆楚网·东湖社区  一块砖)
    “爱自己与爱他人、爱亲人与爱朋友、爱人间的真善美与爱自然的诗画意、爱伤痕累累的过去与爱步履艰辛的现在、爱对手给予的伤害触痛与爱未来赐予的信仰憧憬。”
    仁者无不爱。欣赏妙语。我很赞同。                (荆楚网·东湖社区  含香草)
    读者与作者的邂逅与交流,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缘分。只有这样感悟与解读,才可能使作品达到最终意义的创作完成。当然,这需要读者的时机、心情与见识等因素的融合……
能够对书籍作出评论,在某种意义所说,也是一种缘分吧——它需要评论者一定的邂
逅时机和心情,也是需要被评对象的“吸引力”吧。两者相互被肯定和欣赏,才能较好地完成文本意义的最终创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吧?
看来,社会环境与生存状态,往往可以对人的本性和慧根起到关键的引导或影响作用。这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个人的努力与天赋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黄叶斌回复)
   女人如花,根中植慧,花才美丽。
书作者人美,心美,书美,这样的女人更如花。
文作者慕美,赏美,解美,这样的文也美了读者。
很佩服作者能有如此的手笔来写书评!
虽说我没读过原书,也不能说作者所评就恰如其分,或许其中的”扬“有些过,但也被其
中那些褒扬语句所打动。当说声谢谢!                        (中国散文家网  张会娟)
    女人美了,世界才会美。但女人美不美,很大程度上是由男人决定的;而男人美不美,
却不是由女人决定的。所以,女人无论从外在的形象,还是从内在的思想上,要突破和超越
自我,都要比男人艰难的多。                                 (荆门论坛   辛未明)
人的多种角色的扮演,使女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她们的美丽的再现,
具有更加沉重的分量!                                       (黄叶斌 回复)
    真正走进书主的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尤其是走进作者的生活作者所植根的文化的深处,就真的不容易了。喜爱。                      (荆楚网·东湖社区  林深数树)
    走进内心需要一种机缘和心情,也是需要个人的体验与感悟的。这里,需要双方思想、见识和心灵的逐步靠近、开掘和交融,才能找到一种共鸣或介入的契机。(黄叶斌回复)
 
(我的回信)
 
敬爱的黄老师,
 
     您好。
 
     从您写的评论中已经深刻的体会到您的认真,而您的文采又因为认真把书和书的作者描绘的那样美好。
     正如那位散文网的朋友说的,“虽说我没读过原书,也不能说作者所评就恰如其分,或许其中的”扬“有些过,但也被其中那些褒扬语句所打动。当说声谢谢!”在您的评论下,还有怎样的不足和缺陷,都想在这一刻一一的改正和完善,因为就想成全文字中您描写的美与善。
     我想这多少也是我喜欢文学,热爱文学的一个原因,在美的欣赏与歌颂中,所有丑陋的无地自容,要不复存在,哪怕还有的不足,也要在走向美的路途之中。
 
    而今天收到您发来的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又一次让我感动。
    1.您在各种可能的媒体上,尽所能的都发帖,可见之用心;
    2.您又针对相关评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抽出时间来一一回复,可见之尽心。
 
     您的行为,不论作为一名学者还是老师,都让我很是敬佩。虽然于您可能是您平时做的小事中的一件,于我却是一件大大的事。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您的用心与尽心如此,而见您对自己的学生、读者和社会的那份责任感。
 
     我向来对目前的教育不是很看好。一是制度,二是制度下造就的人,特别是老师的素质。在目前的很多制度下生发的人性的各类丑恶嘴脸,更看到媒体暴露出来的各种无法想象的事件中,让我一度排斥自己的孩子去上学,想找了私塾来指导,或者看看哪里有国学品德育人的学校。
     看到您,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的国家向来是在千疮百孔中成长的,而在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有有识之士站出来,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捍卫自己的理想,也同时成就一个时代。而当今的问题是一个时代大范围的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的时代,而教育就首当其中的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用和意义。成也教育,败也教育。一代人的文化堕落是教育,一代人的文化复兴也是教育,而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形成一种风气容易,修正就谈何容易了。
 
      当然这里的教育,已经不只是学校里的课堂教育,还有社会、家庭更多广义的教育和学习。这里就又让我想到'使命" 二字。说来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回答“为什么我要活着”的问题,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正如您的博客里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里写到的一样,一种丑陋反衬出一种美,任何的事物都是在比较中被识别、被推进的。
     社会里的丑恶现象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人都看不到,都以丑陋为美,只要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不用担心开不出正义善良的美之花。
     我以为现在的“教育、文学、艺术”担当了修正和指引美的最重要的作用,艺术相对的更加深刻需要更高的素养,而教育和文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您一人就担当了教育与文学的双重身份,您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思想品行为第一己任,做好自己,再言传身教影响别人,而我就是您的一个受益者。
     让我们都带着信念而来,因为使命而活,活出最真实的自己,那就是最简单而自然的情与爱。
 
     再次感谢您,一个受到你的文字和行为影响的人。
     顺祝  周末愉快  家庭幸福
     田梦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觉悟之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