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乐

标签:
杂谈 |
父亲向来是有些脾气的,只是近日觉得平和了很多。虽也对周遭的国事家事愤愤不平,抒发感慨,但语气中多了一份理解后的包容。
今日,与父亲闲聊,才得知父亲最近每晚参加一个读书社活动,非常有意义,周围的邻居都去的,建议我也听听。本来最近手头工作较多,一时抽不开身,但对父亲的改变也是好奇,倒是想去看看。
晚上,按照父亲说的时间来到家附近的这个国学读书社。 真没想到家附近有个这么清雅的地方,这边最近开了一家家类似798的个性会馆。这个读书会就位于一个小型的会馆二楼。一进门就看见门口摆着的国学书籍, 弟子规、老子的书一本本小册子,是免费赠送的。屋内是高高大大的书架,全是国学书。管理人员介绍说,这里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的。
二楼就是简单而古朴的茶座,中式高背椅和方桌供来人倚坐。我们一家来得早,小小的读书会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人。
活动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位负责现场安排放置投影,一位负责主持。准备停当后,活动正式开始。读书会第一步就是大家站立给孔子行礼。我们一家人都心怀敬意地对着投影仪孔子的画像深深地鞠躬,小藜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也异常董事,随着大人弯腰行礼。
我们现在人见面大都以握手表达,还握得极没诚意。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嫌别人手脏,远远的距离只是捏一下手指头部位。连个握手都做不会。记得我95年初到韩国时,学的第一课就是行礼。对长辈一定行大礼,要弯腰到什么程度,要低头到什么感觉,都是有尺度的。如果只是平辈朋友,就是淡淡的弯腰点头,加上随和的面部表情, 人与人之间就很容易拉近距离。
行礼。被行礼的人,因为被尊重必要检点自己的行为,要有个样子的;施礼的人因为一低头一弯腰就要放下骄傲的心,必要心怀敬意敞开心扉接受对方。试想想,满大街见面的人都在行礼和满大街人都指指点点,破口大骂是何等的不同。当年因在韩国待得久了,回国与人分手时,忘记身处何地,有时难免习惯性地鞠躬行礼,竟被国人笑了去。
今天的课程是弟子规,接下来是大家一起诵读弟子规篇章时间。我们端坐, 手持书本,大声朗读起来。“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而现在我们一家人,父母,我与孩子,三代人规规矩矩坐在桌旁,认真地诵读,于我是怎样的一种说不出的异样的感动。这种场景是从来没有过的,我敢说我们家族也从没有过的。如果我们家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这个可以录入,如果我们家有家史册的话,这个可以记载。一家三代在同一个学堂端坐,诵读弟子规。我已然是要泪流了。
下一步就是老师简介和课程讲解,周围的邻居也来了,纷纷落座。老师的经历也颇为传奇。自己是美国著名大学的金融高才生,被美国和澳洲几所大学以百万年薪请为教授,而他竟然放弃,被母亲毅然地带到香港拜师学习儒释道。母亲在拜师会上的言语更是警人:我以为当下不是缺少学金融学的才子,缺的是明心了性的大觉悟家。从此我们是要活在觉悟里的。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崇高的决定,从此要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走上一条艰辛的道路,但老师说这是不后悔,是最正确的选择。
课毕,知道这是一家文化平台推出的国学读书会,让城市的人静心。静心,是呀静了心,方能明,明大事,明小理,明自己,明他人。知道自己是谁,真正要的是什么,追心而去。他们已经在很多城市推广开来,北京已经有两家。真幸运这家就在我身边,随时可以来;真幸运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国学,关注内心的静养。
我牵着小孩的手回家,学堂与我家只有一条马路的间隔。同样的马路,今晚的月光显得那样温柔,月光下的行人行动那样轻柔,象怕打破这夜的精谧。而我和小孩心情舒畅,满心欢喜,我这几日的阴霾也在柔美的光华里飘散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