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致以交易为生的投资者
真实,直接,简单,粗暴。大抵能概括交易人生。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置身于外隔岸观火自然道貌岸然,言不由衷。做机构好比围城,城内的人四门突围,都想先入为主,城外
的人跃跃欲试,都想体验一把生活。众生相,无我相,无人相。
二十余年的资本江湖,年轻而又色彩斑斓,人才辈出,大浪淘沙,火炼真金,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推着前浪上岸。事还是那些事,一点不新鲜,而人也只是一代接一代相传,轮回式前进。成功的交易多数是在成功的交易基础上良性复制,而失败的交易多数在同样失败的交易下恶性循环。
当交易成为唯一的生存途径,好恶,偏好,性格,人性弱点成为一切交易的障碍。交易的过程中,除了交易本身,外围的一切都与自身这部交易机器无关。对于获利机会的捕捉如同嗜血的狼群,在补捉猎物前经过祥细的布局和推演,快,准,狠,稳,缺一不可。没有绝对机会绝不出手。而一旦出手,决不落空,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市场中靠嘴吃饭的没有输赢,但是交易为生者不赢就是输。所以以交易为生的优秀投资者从来都是孤独的,市场不存在共生共存的关系。金融作为和平年代的第二战场,生存生态相当残酷。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输钱,有人抄到底就有人割肉。机构间的拼杀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有机构茁壮成长就有机构江河日下,黯然清盘。稍有不慎,市场的淘汰机制不会因为基金管理人的光环而网开一面。收益决定投资者的好恶和信心。
市场如此之硕,永远不缺猎手,更不缺猎物。然而,猎手和猎物之间又本没有区别,相互转换。猎与被猎,大抵是市场生态的全部写照。
猎,还是被猎?
本书内容全部为实战内容,基础知识在《私募沉思录》已基本写出。内容相当丰富,当然同样篇幅简短,没有废话边篇,一句话能说清楚的,没必要用一万字来代替。这就是熊总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