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加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数据量每18月翻一番的新摩尔定律得到验证;IDC预计2010-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增加50倍,其中80%以上为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概念2012年有望成为具有较强冲击力的新主题,大数据概念实际上是从海量数据
有效利用的角度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的综合,更加准确地抓住了云计算、物联网的本质,以数据处理和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是最为贴切的投资标的。
“大数据”产业链条包含了从数据生成、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等多个环节。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当包括大数据处理结果的应用。
大数据的重心将从存储和传输,过渡到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这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既可直接为企业带来盈利,也可通过正反馈为企业带来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驱动大数据行业兴起的是商业智能、信息安全和云计算,商业智能可以从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规律、模式,将数据转化为知识,支持企业决策、营销、服务的一系列软件、技术和方法集合,他们将是数据挖掘和应用环节国内相对受益三驾马车。本质都是将数据转变为资产。从麦肯锡的研究分析,仅美国医疗服务业、欧洲公共管理部门和全球定位数据市场三个领域每年就能产生超过7
千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根据《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我国企业信息化指数为48.6,整体信息化成熟程度仅达到中等水平,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国内商业智能市场已步入成长期,预计未来3年CAGR
35%,“十二五”期间潜在空间将超300亿元;信息安全预计未来3年有望保持CAGR
35%-40%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潜在市场空间超过4000亿;云计算刚进入成长期,预计未来5年CAGR将超50%,2015年国内产业规模预计将达1万亿元。
随着企业储存数据量的不断膨胀,未来企业必将会有更多 TB
级的数据集用于商务智能和商务分析。极具挑战性的是,传统的数据库部署不能处理数TB
级别的数据,也不能很好的支持高级别的数据分析。急速膨胀的数据体量即将超越传统数据库的管理能力。目前成熟的经典数据库技术——SQL(结构化数据查询语言),在设计的一开始是没有考虑非结构化数据的,也就是说以前计算机人员讨论数据的时候,数据的范围限定在结构化数据范畴以内目前的“大数据”已经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已超出目前常规数据软件工具所能承受的极限。贯穿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展现的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将挑战企业的存储架构、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等,等于是重构整个数据库的技术体系。
能够领跑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主要是拥有核心软件技术开发能力,具备较强转型意愿的企业。国内企业的投资机会将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层和信息服务层,有三家上市公司目前已经初步显露锋芒,他们是具有高送配的东方国信(300166),第三方IT基础设施服务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天玑科技(300245)以及从事IT咨询方案的汉得信息(300170)可以跟踪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可以与我及时联络QQ10110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