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明仔11岁1个月啦!
身高147.5厘米,体重34.8公斤。

明仔一日作息如下:
- 7点起床,晃悠到7点半开始吃早饭;
-
8点开始弹琴45分钟,然后休息一会儿做网课前的准备工作;
-
9点开始上网课,写作业,中间穿插跳绳;
- 11点45分开始吃饭,饭后看新闻;
-
1点到2点午休时间,睡不着自己看书;
-
2点开始有课继续上课,没课就写作业或是读经读英语;
- 4点左右再跳一次绳,然后开始晃悠;
-
5点半吃晚饭,饭后看新闻,然后跟外公外婆、嗲嗲娭毑还有爸爸分别视频;
-
7点40分跟妹妹一起看《猫和老鼠》或《航拍中国》;
- 8点10分开始洗漱;
- 8点半上床睡觉。
本月大事记如下:
1.
学习方面,上了一个多月的网课,学习全靠自己,积极性还在,作业总是想最先提交,任课老师上网课加餐,总是要赶在前六个登录,这样可以在屏幕上站台,学习效果也还行,别的不说至少每次提交后都能有个优和勋章,有时还有老师手写的评语,当然坐相也还是那个坐相,有时也有跑偏的地方,比如边写数学试卷,还在classin边跟同学聊天,明仔非常热心,碰到同学用iPad转不了Words文档,他都会热心帮忙转文件;

2.
读经方面,还会完全自主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读一点,执行效果全靠自己把关,本月恢复每周六早上喜马拉雅读经录音,周六中午录小熊故事会,做论语释义;
3. 琴童生涯5年7个月,本月开始上网课,老母亲终究还是放不下,又开始了陪练,唯一的改变是对结果不再苛求,烦了不想练了随时停下来,调整好情绪再继续;最近陪明仔从最基本的标指法数拍数开始,左手右手分手一点点抠清楚,合手合好之后加节拍器一点点稳定加速;有的时候在想,这也许就是老母亲在弹琴这件事情上的最后一搏了,进了中学到底练琴的时间还有没有也未可知,但钢琴练习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手指上的功夫和情操的陶冶,而是做事情仔细认真严谨的态度,之前做得不好,现在努力补足,每天往正确的方向走一小步;上周唱游老师布置作业,小家伙提交了一条《安妮的仙境》得了优和一枚勋章,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上个周末破天荒自己主动要求多弹一会儿,戴着耳机听iPad上的节拍器,然后手机录音录快一小时的《安妮的仙境》,并要求老母亲在月记上贴上二维码方便收听;


4. 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方面,提水业务因为“足不出户”的政策暂停,洗衣服完全自己调配,一般晚上定时用半价的电洗好,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就把衣服都晾好,月中开始为了挣叠衣服的钱,主动要求以后衣服都自己叠,老母亲洗晒叠的连环套终于在半年内实施成功,就是后面叠衣服的质量标准还要好好控制一下,然后就是稳定的保持下去,另外从月初开始,小家伙自发地每天晚上睡前帮老母亲把洗碗机里的碗转移到消毒柜里;
5. 兴趣爱好方面,本来就对疫情防控感兴趣,最近疫情兵临城下,小家伙每天看疫情新闻,对每日新增、防控政策、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判定了如指掌,日记每天都和疫情有关,要么记录新增人数的走势,要么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作为家里唯一在家的男丁,明仔承担起楼道里每天给各楼层消毒一次、给电梯和门厅消毒三次的任务,另外每次核酸检测的核酸码都由小家伙代劳提前存进照片夹,做抗原全家捅之后疫测达也由明仔负责上传,最近跟妹妹又开始穿上两年前买的儿童大白衣服,全副武装玩抗疫游戏,有一天还用标签打印机做了一张疫情车票,挺有意思的;

6. 电子产品使用方面,手机找到了,怎么找到的就不记录了,总之情节挺狗血的;手机重见光明后,小家伙也完全没有沉迷,因为疫情封控快递不发,一个不能淘宝的手机对明仔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上网课主要用电脑和iPad,各种功能都用得都溜溜的,每天还会把妹妹第二天要上课的网址都整理好,做成PPT,妹妹只要点击一下页面就能上课了;
7. 运动方面,足不出户只能跳绳,1分钟计时最多一次能跳180,据说还没有达到五年级男生优的水平,目前老母亲要求早中晚各跳500个,后面演化成上午下午各跳750个,老母亲暗暗地觉得应该还可以再加点码;
8. 吃饭方面,最近吃饭很乖很乖,分餐制每顿都能全部吃完不挑食,碰到自己喜欢吃的且家里也没有库存的东西,会吃得特别珍惜,说:“下次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不是特别喜欢的,也会为了不浪费努力消灭,妹妹吃饭挑食,还会劝妹妹:“现在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了,要看妈妈能买到什么,”一日三餐吃饭的时候都听《西游记》,以前两三天才能听完一集,最近进度加快上周二听完了最后一集,小家伙对《西游记》的情节了如指掌,常常会提前剧透或是跟以前某个桥段联系起来给老母亲和妹妹做讲解,接着开始听《三国演义》,目前还没听出滋味,有点进行不下去了,要求老母亲先买连环画看起来再听。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4月底,本以为五一能跟爸爸见面,现在看起来要到六一了。
这一波疫情让明仔第一次跟爸爸分开这么久,跟外公外婆分开这么久!
同时,小家伙也经历了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一家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感叹原来开视频会议是这么个感觉啊!
第一次陪老母亲剁整鸡、帮老母亲把鸽子肉剪成小块,感叹原来菜场卖家禽的活儿干起来挺累的啊!
第一次穿着雨衣被老母亲用借来的剃头刀剪头发,一直提醒第一次操刀的老母亲千万不要剪到他的耳朵!
第一次帮老母亲整理收到的蔬菜包,认识了不少菜,一直念叨原来菠菜长这个样子啊,原来这是马兰头啊!
......
昨天中午小家伙在书房,挑午休时要看的闲书,指着老父亲那一排《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的系列丛书,
问老母亲:“这些书爸爸都看过吗?”
“对啊!”
接着又问:“是不是等到很久以后,这次上海抗疫,也会有人写成书!”
“肯定会的!”
妹妹在旁边插了一句:“你也可以写啊!”
最近总是会不自觉地,把封控前刷完的《大明王朝》和封控中的零零种种联系起来。
人总是习惯、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理解、去诠释,所以历史既是每个人脑海里千人千面的所见所闻、也是主旋律背景下千人一面的一唱一和,看你站在哪里,怎么想,愿意怎么相信。
最后以一段名人名言结尾,希望多年以后,如果明仔读到了别人写的抗疫历程,抑或是如妹妹所言真的自己写了书,看到这里会浮现自己身在其中的很多第一次: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 柏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