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尼希米记:二章——准备

(2016-02-25 13:46:20)
标签:

信仰

分类: 查经信息

 二. 准备   尼二章

 

                                  1.  等候。

   21-4  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摆酒,我拿起酒来奉给王。我素来在王面前没有愁容。王对我说,你既没有病,为什么面带愁容呢?这不是别的,必是你心中愁烦。于是我甚惧怕。我对王说,愿王万岁。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我岂能面无愁容呢?王问我说:你要求什么?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


    在第一章第一节告诉我们,尼希米跟哈拿尼谈话,得知耶路撒冷和犹大百姓的光景,是在亚达薛西王二十年的基斯流月,是犹太历的三月(社会上的九月),尼散月是七月(社会上的下一年正月),中间相差四个月。当尼希米听到这些情形,虽然非常关心,可是除了祷告认罪以外,并没有其它的作为。他是作官的,必定有作官的朋友,他可以写封信托托人情,利用人事关系,想些方法,减轻以色列人的痛苦遭遇,不至于受异族外邦人过分的凌辱欺负。


    但是尼希米没有这样作,他等候了四个月。他首先必须清楚在他里面的反应究竟是出于一时感情冲动,还是圣灵感动。如果这是神的意思,呼召他有所作为,那么即使经过四个月,甚至更久,心里的负担也不会消失或减轻。如果是出于自己一时的激情,几个月下来是难免会淡忘的。


     我们看到他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祷告禁食认罪悔改,心中的负担一点也没有减弱,以至他脸容的憔悴连亚达薛西王也注意到了。尼希米有负担,但不轻举妄动,他的等候不是被动没有责任心的等神有事找他再说,他是在祷告禁食中积极等候神的时候,随时准备回应神的差遣。每个事奉神的人都需要学习等候的功课,但这应当是积极的等候,是在我们这边什么都准备好了的情况下等候,一旦得到神的呼召,可以立即回应,趁时而作。


    前面已经说过,神给我们平安的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我们更需要儆醒等候,以免错过机会。等候不应成为我们懒惰和胆怯的辩解和托辞。经过等候,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我们里面的感动到底是出于圣灵,还是出于感情的。若是出于圣灵的,时间再长,里面的感动也不会有改变。等候是帮助我们辨别我们所得到的负担和反应是来自圣灵还是来自感情的最好方法。


             

                                  2.  惧怕。

    尼希米等候了四个月,没有用自己的方法,也不敢凭己意而行。最后神的时候到了,王问他为何面带愁容,这正是神给尼希米机会,可以向王提出要求。尼希米四个月来等候的就是这一时刻,为什么真到王问他的时候,却又惧怕起来呢?尼希米既然这样关心神的家,不在乎自己的职位和舒适的生活,宁愿到耶路撒冷跟以色列人同甘苦共患难,和他们一同重建耶路撒冷城墙,为什么到王问他的时候,他还会惧怕呢?这是否表明他胆怯软弱,他的负担感动都不是真的?


    尼希米承认说‘于是我甚惧怕’这是人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很正常的反应,是从人的天性,出于小脑保护自己的本能。因为很可能王会因为他为自己列祖的家园求好处,为自己的民族求好处而起疑心,认为他对自己不忠,因此大怒,把他关押起来,甚至处死。在这种情况下,要说尼希米不惧怕是不现实的。神并不要我们凭血气之勇为他作工,问题是当你惧怕的时候,你是退却逃跑,还是因惧怕而更依靠神。


    尼希米并没有因惧怕而不敢在王面前提自己的要求,他虽惧怕但还是说‘愿王万岁,我列祖坟墓所在的那城荒凉,城门被火焚烧,我岂能面无愁容呢?’他还是为耶路撒冷,为本民族求好处。他是在惧怕时更依靠主,就如第4节说的,‘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惧怕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逃避退却,另一种是因惧怕认识自己无用而更依靠主。


    在圣经里有一个人曾经以为自己是不惧怕的,最后却失败了,那个人就是彼得。当耶稣告诉他们,他将要被抓受死的时候,彼得自夸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可1429那时彼得是真觉得自己不会跌倒,他是不怕的。可是最后彼得却在一个使女面前三次不敢承认主的名。当初他的勇敢,他自以为忠心到哪里去了?难道彼得在讲这些话的时候是存心撒谎吗?我想不是的,他讲的时候是真心的,真以为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是可靠的。


    连彼得这样的前辈,在自以为勇敢站立得稳时,也会有这样的失败经历,何况我们呢?有些人在平安无事时,表现得很勇敢,经常讲不用怕,没关系,神会负责。可是正因轻看了患难的严酷,不认识自己的软弱无能,没有时刻依靠仰望主的怜悯,以至患难来到时,没有力量胜过而失败跌倒。


    连保罗都说他是‘外有争战内有惧怕’,林后75但他没有因惧怕就逃避当作的工。正因他知道自己软弱无用,才使他在为主工作时更知道要时刻依靠主,仰望主随时的帮助和扶持。


    今天我们是不是以为自己已经都准备好了,一切都摆上了,在我们里面连胆怯的意念也不会有了。尼希米说‘我甚惧怕’,还不是有一点怕,是甚惧怕。我们越是认识自己的无用,就越会恐惧战兢地依靠仰望主,也越知道随时到主那里去得力量得帮助。


    弟兄姐妹,尼希米等候了四个月才从神那里得到回答,我们在得着负担后需要等多长时间我们不知道。或者我们需要等得更长些。但也可能主的时候已经到了,我们已经等候得够了,是作工的时候了,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在投入事奉的时候应当恐惧战兢,但不是胆怯逃跑,我们应当等候,但这不应成为我们懒惰逃避主托付的托辞。


                                  3. 守法。

   27-8 我又对王说,王若喜欢,求王赐我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准我经过,直到犹大。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亚萨,使他给我木料,作属殿营楼之门的横梁和城墙,与我自己房屋使用的。王就允准我,因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


    在这里有两点是我们在作主工作时常会疏忽的,一个是当王允准了以后,尼希米还是求王赐他诏书,可以经过河西到犹大地。这是在人的制度下当办的手续,应尽的本分。许多时候我们得着主的托付,有了主的差遣,心里火热要作主工,就容易疏忽那些我们当尽的人事本分。在神的事情上我们听从神不听从人是应当的,但是在和社会生活有关的事情上,只要不是违背神旨意的,我们就应当按照社会的法规和制度,和其他人一样,办好应办的手续。


    另外,尼希米也求王给他木料,这使我想起当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得了许多金银首饰,最后成了建造帐幕的材料。城墙被拆毁,城门被火焚烧,使以色列人遭受损失,社会对此也有一定的责任。重建工作是以色列人的事情,但使用的材料,从王那里得到一定的补偿,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4. 谨慎。

   211-16 我到了耶路撒冷,在那里住了三日。我夜间起来,有几个人也一同起来,但神使我心里要为耶路撒冷作什么事,我并没有告诉人。除了我骑的牲口以外,也没有别的牲口在我那里。当夜我出了谷门,往野狗井去,到了粪厂门,察看耶路撒冷的城墙,见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我又往前,到了泉门和王池,但所骑的牲口没有地方过去。于是夜间沿溪而上,察看城墙,又转身进入谷门,就回来了。我往那里去,我作什么事,官长都不知道。我还没有告诉犹大平民,祭司,贵胄,官长,和其余作工的人。


    尼希米回去后首先就是沿着旧城墙作考察,他心中定意要作的工作是按照原先城墙的位置和规模进行重建。他没有带了一整套自己的设计构想,打算另建一座新城。尼希米很清楚自己回去的使命是重建而不是初建,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恢复加固,而不是另造一套。


    这里我们特别谈一下谨慎的问题。我们知道尼希米是作官的,又有王的诏书在手,还从王得到许多木料,让他回去重建耶路撒冷,应当说他可以有持无恐了。可是当他到了耶路撒冷后,还是那样谨慎。他从王得到诏书是在七月,按照尼615他们修完城墙是以禄月二十五日,修了五十二天来推算,他们开始重建是在十一月初,这其间足有三个月,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作各样重建的准备工作。他晚上独自一人暗暗骑上牲口沿着原先耶路撒冷城墙去察看,经过实地了解,确定事实与所听到的没有出入。同时也是经过实地考察,可以在重建城墙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他所作的事和心中的打算都不告诉人,不是他对人不信任,而是免得事情遭到破坏。有些弟兄姊妹就是因为太兴奋了,有一点点事情就忍不住到处张扬传播,以至往往工作还没有开始,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影响工作正常进行,造成工作损失。我们应当像尼希米那样,谨慎我们的口,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多干实事,少讲废话。


    有些弟兄姊妹以为谨慎就是胆怯。还说神会负责,不用怕。确实有些人胆怯还以谨慎为借口,但真正谨慎跟胆怯是截然不同的,胆怯的结果是逃跑,但谨慎却是不逃跑,坚定按心目中的计划和方向努力。真正的勇敢一定是谨慎行事的,没有谨慎的勇敢那是鲁莽,是凭血气的一时之勇,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和损失。


    我们谨慎并不是因为考虑个人的得失,乃是为了不使神的工作受亏损,羊群受损害。保罗对以弗所的长老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徒2028 我们谨慎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为全群。


    尼希米初到耶路撒冷时,如果不谨慎,随便乱讲,给仇敌预先知道他来的目的,就有时间为以后他们修建城墙设下障碍和陷阱。事实上,当尼希米回去时,还没有表明他回来作什么,仇敌就已经感到恼怒了。尼210  如果我们不谨慎,很可能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已经遭到破坏,使工作根本作不起来。即使神的工作神自己会负责成全,但因我们失职而造成暂时的损失,我们还是无法逃避责任的。


    在我们作主事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明白神的旨意,清楚神要我们作什么。至于环境是否许可,人是什么意见,都可以暂时不先作考虑。可是当我们得了负担,清楚神的差遣,在具体作这些事工时,我们对环境和各方面的因素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评估和认识,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备。不能因为这是神要我作的工作,神会负责,我们就可以不负责任乱来。


                                  5. 动员。

    我们前面所讲的都是尼希米在重建城墙之前所作的各种准备,从他关心以色列民的遭遇,得着负担,认罪祷告,等候神的时候来到。当他得到神的差遣,王的允准。在回到耶路撒冷后,他还是谨慎作各样准备的工作。第二章17节才到了尼希米带领以色列人投入到具体重建圣城的工作上。


   217-18 以后我对他们说:我们所遭的难,耶路撒冷怎样荒凉,城门被火焚烧,你们都看见了。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我告诉他们我神施恩的手怎样帮助我,并王对我所说的话。他们就说:我们起来建造吧。于是他们奋勇作这善工 。


    当尼希米看到一切准备就绪,就对以色列百姓说‘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再受凌辱’。


    尼希米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整卷尼希米记的方针和原则。首先他号召说‘来吧’,就是要大家立刻起来动手建造,抓住机会,趁时而作。尼希米一直保持沉默,什么时候宣布他重建圣城的计划,也就是开始动工建造的时候。


    这正是尼希米记值得成为我们重建教会时榜样的主要原因之一。尼希米重建圣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当开工建造,就不停地建造。不论仇敌用什么理由和方法,他就是不停工,最后只用了五十二天就把城墙修复。和所罗巴伯相比,当初所罗巴伯重建圣殿,因为没有抓紧时机,结果情况生变,前后共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把圣殿建成。我想这是为什么每当我们讲到教会重建时,经常是引用尼希米重建圣城的事迹,较少引用所罗巴伯重建圣殿的事迹。


    接下来尼希米号召说‘我们’,是指哪些人呢?从16节可知是犹大平民,祭司,贵胄,官长和其余作工的人,就是所有住在耶路撒冷周围,不同阶层的犹大人,他们是重建圣城最主要的基本力量。尼希米在回去时没有带了一班人一起回去作重建圣城的工作,他手中有王的诏书,也有建造用的木料,但他没有要求王派工匠随同他回去作重建的工作。他知道在耶路撒冷当地并不是没有犹大人,重建工作跟这些人直接有关,应当由他们自己承担重建的主要责任。


    今天我们在重建教会的事工上也应当是以当地的弟兄姐妹为主,而且是每个弟兄姊妹都有分,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更不是尼希米一个人能包办代替的。当初所罗巴伯重建圣殿时,他们是雇佣工匠来建造的。拉37工匠的人数有限,工程容易被拖延时日,以至日久情况生变,所以圣殿最后是经过二十年才造完的。虽然一般犹大人对建筑都不那么内行,技术远不如工匠那么熟练,但神还是喜欢由他们自己动手,而且是人人动手。只有人人参与,不停建造,城墙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今天我们在重建教会时,也不应指望依靠少数人去作,更不应想仰赖外来的力量。我们应当记得,这不是初建教会,像两百年前,在中国人中还没有信耶稣的,福音事工必然需要由当时从西方来华的传教士负责代劳,这是正常的。如今我们是重建教会,我们已经有教会,不是没有信徒和同工,重建工作是我们每个弟兄姊妹都有责任的事情。


    如果教会只是指教堂建筑,那么确实不一定需要每个弟兄姊妹都动手,只要少数人就可以了,请几个专业工匠还能作得更牢固美观。如果教会只是指做礼拜的形式和组织,那么有一个牧师讲讲道,有长老执事包办一切该做的事情也可以了。可是我们所说的教会乃是主的身体,必需是‘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适,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6 我们是互相作肢体的,只有每个肢体都尽上自己的本分,同心合意兴旺福音,配搭事奉,教会才能重建得健全,合神的心意。


    尼希米接下来更具体指出他要大家来作的工作乃是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尼希米不是说他要为他们再造一座耶路撒冷城,他是动员这些当地的居民自己起来建造。神只是用他当时特殊的地位,托付他来规划并作具体的安排和辅导。他清楚知道他从神得到的使命是重建,是在恢复原有城墙基础上的修造加固。他的责任是按自己所得的异象和负担,对在耶路撒冷的居民作激励和引导,按自己能提供的条件(建造的木材)帮助重建事工的进行,按自己的职分(省长)指导他们把重建工作作得合神的心意。


    今日有很多海外的弟兄姐妹对中国的福音事工有负担,这是值得欢迎的。但当他们在实际参与这一事工时,尼希米的态度和方法应当成为大家的榜样。今日中国的教会是在重建而不是初建,不是没有教会需要建立一个新教会。很多教会事工虽然被拆毁得厉害,但它们所需要的是恢复提高而不是弃置不顾,不应置当地原有事工不顾而另搞一套,推行自己的既定方针项目。


    当初尼希米所作的建造是以重建原有城墙为目标,在作实地考察时是以被拆毁的城墙基址为范围,所作出的规划是根据当地居民今后实际需要而制订的。在进行建造时,更是以当地百姓为主力,大家一起动手。这是今日我国教会重建时应有的写照,不论海内外的弟兄姐妹,凡要有份于这一事工的,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6. 无份。

   21920 但和伦人参巴拉,并为奴的亚扪人多比雅和阿拉伯人基善听见就嗤笑我们,藐视我们说:你们作什么呢,要背叛王吗?我回答他们说:天上的神必使我们亨通,我们作他仆人的,要起来建造,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分无权无记念。


    前面我们刚说了不分地位学问,每个人都有分,这里却告诉我们,有人在这事工上是无分无权无记念的。哪些人呢?就是19节说的以色列百姓的仇敌,那是在以色列民以外的,一贯欺压以色列百姓,反对重建圣城,一心想破坏这一建造的人。他们并不属于以色列人,所以在重建圣城上是无分无权无记念的。除此以外,只要是以色列人,愿意投入到重建事工中的,就都应该是有分有权有记念的。这个分、权、和记念,是神给的,不是任何人给的,连尼希米也无权轻易拒绝一个以色列人,或徇情面接纳一个非以色列人。 


    今天在重建教会时,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因为有些人过去得罪过我,或对有些表现看不惯,或在某些枝节问题上看法与自己不同,就把他们摒诸于门外。我们没有资格乱用这个权柄,我们应有宽宏的心,彼此接纳,凡是神的儿女,没有投靠敌人的,不破坏建造的,应当都是有分有权有记念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