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台话读)
蜡烛放横倒,柴株当棉袄,乌糯当糯谷,孟菜吃到老。(讲旧时北山生活)
有囡难嫁水南垟,捣米磨磨第一场,金瓜茄菜当爹娘,粟米饭汤洗肚肠。(讲旧时水南生活)
摘日头,牵水牛,水牛老倌拔菜头,拔到暗,没一担,叫个小儿送夜饭,送到马路岸,类倒汗啊汗(哭)。
亦会哭,亦会笑,两只丫蟆(蛤蟆)扛扛轿,扛到黄道街,叫你吃奶奶,扛到里道地,小猢狲(小孩子)逃不忌。
一个囡十八嫁,嫁来嫁去嫁邻舍,邻舍穷,嫁竹筒,竹筒两头空,嫁相公,相公独只脚,嫁喜鹊,喜鹊赶啊赶,嫁灯盏,灯盏勿亮,嫁炮强(鞭炮),炮强勿响,嫁白鲞,白鲞没鳞,嫁给讨饭人。
小孩四月做麦秆叫(哨),口念:燕啊燕,飞过天,天门关,飞过湾,湾头白,飞过麦,麦头摇,飞过桥,桥上打花鼓,桥下娶媳妇,娶个癞头媳妇做麦果,麦果碎,艳小妹,唧一叫,嘭一叫,随即就会响。
将(麻雀)啊将,走路笃笃响,丝线买一两,做双花头谢望子丈,子丈不在家,奓路开白花,花对花,柳对柳,地拖对扫帚,扫帚央央,红缎白缎送姑娘,姑娘妞妞声,买片花手巾,手巾街头节节花,大哥二哥来送嫁,无好奓哥搭上轿,无好二哥关轿门,无好小弟揭油瓶,油瓶漏,炒炒豆,炒豆香,隔壁(乱人)扑啊张,有阿不粒(项),(谋)阿歇拉娘。
结婚时唱:新妇娘,拉屁嘎嘎响,新郎官,被下钻,钻到新娘这里摸枣干。
小孩子怕对方说谎,两人勾手指,口念:“癞皮狗,打筋斗,打到外婆阔臀(屁股)后,外婆双脚奓嗒嗒,一脚踏一煞(死)”或口念:“哄哄人,烂嘴唇,嘴唇横边一根虫。”
小孩子坐在大人腿上,大人双手拉着小孩双手,来回拉动如拉锯,口念:“嘎盖嘎盖(拉锯),麻车(炸麻油车)水碓,老猫咪逃一开,除点镬夺碎(锅巴),驾丫去,驾丫去(赶动物的意思)。
一二一,洋枪背背脊,吃饭我第一,读书我不识,老师教我读大学,我教老师背皮勺(粪勺)。
喂奶:柴爿花红拉拉,枧漆花白晒晒,官堂人吃奶奶,奶奶瘪吃不歇。
黄务王,老酒和砂糖;下坊许,坐高椅;大横汤,猪肉缸打缸;灵溪奚,吃猪蹄;亭头张,做先生;山头鲍,吃脚搞;塘园徐,有吃又有余;严畈金,麦饼当点心。
歌颂聚庆楼的民谣“三退九明堂,钞灯挂两行,黄荆屋柱,棘槭栋梁”(下峧村奚基忠)
嗨!嗨!嗨!你别哭来也别叫,两只蛤蟆扛扛轿,一只在前跑、一只在后跳,扑通一声翻了轿,姆啊给你逗逗笑,心肝宝贝抱一抱。(汤景莲)
月亮亮亮,囡来望娘,望时立金瓜坦,吃点炒冷饭,冷饭喷喷香,隔壁婆婆扑啊张。(黄务汤景莲)
月亮亮亮,囡儿望娘,娘讲心肝宝贝肉,爸讲囡儿是盘花,哥哥说我败人家,嫂嫂讲我离千家。(建设周传森)
狗捣米:有求气的人做一个小踏雕,教狗用脚踏,叫做狗捣米,口念好话“一捣长命富贵,二捣金玉满堂,三捣谷米满仓,四捣四角围全,五捣五子登科,六捣六国会丞相,七捣七子保团圆,八捣
八仙来庆寿,九捣九龙来挪珠,十捣十会金,出个小儿中状元。(王村)
指纹歌:手指上的指纹有圆有缺,民间称园纹为罗,缺纹为鸡。歌曰“一罗穷,二罗富,三罗捉狗粪,四罗磨豆腐,五罗高官做,六罗磨刀枪,七罗杀姨娘,八罗拜菩萨,九罗做太守,十罗全,生个小儿中状元。满手鸡,有得嬉。(王村)
赖叫猫,吹吹泡,吹到奓路曹,奓路曹人捉及开,印芥菜,芥菜菲结籽,赖叫猫弼要死。(亭头)看黄金,看斗升,看个猫儿来捉金,看县前,县前堵,看猪肚,猪肚碎,看柴佩,柴佩不知压囡开(何处意),朝何处,朝何处。(亭头张士龙)
月亮婆婆,奓如沙锣(脸盆),妈做麦饼,菜干做做,吃个要个。(亭头张士龙)
月亮亮亮,亮到下洋,下洋偷菜,亮到水对,水对偷米,亮屋里,屋里偷冷饭,亮到金瓜坦,金瓜坦偷金瓜,亮到麻车,麻车偷油,偷来赖头搭搭头。
洗衣妇先讲:八股担线就地拖,毛竹扁担两头绵,背腰压得犁头弯,还瞧洗衣活神仙。
天台话歇后语——歇后语从形式上划分有两种格式,一般称作喻义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喻义的如:蛤蟆煞桌脚——硬撑、石板地掼乌龟——硬拍硬、蛤蟆没头颈——讲什么乌龟品、鸡屙落地——当时热、鸡子壳里做道场——场面小戏法大等;谐音的如:两代寡妇--没功(公)夫、二两棉花——弹(谈)不上、冬天不戴帽——动动(冻冻)脑筋、豆腐干煎腊肉——有言(盐)在先、一辈子当寡妇------老手(守)等。
体现在地名方面的已有的歇后语有喻义类的,如:欠帐不解——赖家、雨打牛粪——黄水、白蚁不吃——石柱、馍糍不切——长大等;谐音类的,如:雨打泥墙——后烊(洋)、猪油落锅——后烊(洋)、脱落去——沿头(贤投)、爬不起——肚(杜)塘、拔肚细肠——下沥(利)、摆不牢——坎上摇(姚)、麻将不解——白和(湖)、屙拉不出——下劲(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