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学习了上海特级教师朱浦老师的讲座《单元视角下的教学五环节》,感觉收获特别大。教学的五个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
一、教学设计(备课)
1. 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要把小学的六个年级教材进行整体把握。词、语法现象、短语、模块、认读词汇、单元。
“语言知识单元”和“教材自然单元”的整合: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功能、话题。
附1:
附2:单元主题,核心句型,核心词汇,找出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即可确定教学目标。
例:In the park单元教学目标:
1)语音:能尝试运用发音规律,正确拼读含有字母U的开音节发音的单词,能朗读儿歌。
2)词汇:能在故事语境中,运用boat, balloon, flower,
kite等核心词汇,并对其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3)词法:能知道和理解人称代词和方位介词。
4)句法:能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核心句型:Look at... What color is it?
It's...来问答事物的颜色,获取相关信息。
5)语篇:通过阅读故事语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核心词汇、核心句型,尝试表演。
2. 按单元教学设计流程框架(目标、内容、过程、评价)
1)单元教学是系统的、科学的、整体的教学设计。
2)单元自成系统,相对独立,集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为一体。
3. 单元教学设计文本
第一部分:教材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已知、应知、预知)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文化与情感)(备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要用彩色笔标出)
教学话题:单元话题——单课话题
教学文本:本课是第三课时,要有第1.2课时的文本。
教学过程:要有某一环节对应哪几个教学目标的说明。
教学板书:
课堂练习:
作业设计:少留笔头作业
第三部分:教学说明(有题目,基于。。。资源支持,评价)


二、课堂实施(上课)
依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形成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1.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内容、目标、语用、话题。语用是目标达成的行为结果,它呈现目标达成度。
相关要素:作业、评价,过程、板书
单元是学习成长的过程,不是单课相加的过程。
2. 单元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内容资源、环境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
内容资源:教材内容、课件内容、绘本内容、板书内容
环境资源:教室布置、师生衣着、教学用具、桌椅排放
教师资源:话语内容、肢体语言、情绪表达、语气语调
学生资源:已有各类知识,相关联的知识,课堂即时反应,不同反应观点,对内容的兴趣


3. 基于任务的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特征:Learning through: Aacting, Chatting, Reading, Project,
Drama










4.
单元教学板书的设计
语用任务是呈现目标达成度的形为方式。








三、评价。

四、出题的标准与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