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双一小学请北京市特级教师张鲁静老师来听课、评课,虽然没有听我的课,但我感觉我的收获却很大。
http://s4/mw690/8418a1d7tx6Do24jv8v73&690
今天主要是两节复习课,两节课后,张老师就提出了问题:1.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差别?2.
课堂孩子的参与度、参与质量如何?就这两个问题,张老师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新旧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复习课的教学目的是归纳、梳理、总结、提高,那教师就要以课本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水平进行发散性的拓展,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
今天常老师讲的六年级的动物复习课,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孩子们做准备,方法一:可以给学生一个表格,让孩子们去收集所学过的动物名称并提前分类,也可以在表格的旁边再给一个空间,让孩子提供自己所知道的其它动物英文。方法二:可以课前带孩子们去看看思维导图,了解一下其它的设计方式,让孩子们放手去画自己的思维导图,而不仅仅局限在表格中。
不仅梳理单词可以用这个方法,梳理句型同样可以。还是上面这节课,在复习前就可以问孩子:“就有关动物的话题,有哪些句子可以提问和应用?”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回忆所学的知识,可以pair
work,也可以group work,然后找学生展示,全班分享。
二、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表现空间。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鼓励学生去创编和写作,鼓励学生与众不同。
上面那个思维导图的设计就是在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另外,项老师的三年级body复习课,也可以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的身体词汇去创编儿歌。
三、关注班里倒数的五名学生。
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想一想班里最后的五句学生在做些什么?能不能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如果不能,又要设计哪些支持活动,帮助他们完成最低的教学目标。所以,这里又提醒了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一定要设计自己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位孩子。
除了目标上的设定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关注自己的每个教学活动,弱点的孩子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如果达不到,教师应该设计哪些阶梯去给孩子们以支持,帮助他们达成。把每个活动设计的更细致,分更多的小步骤,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四、借助网络收集资料。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搜集,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有价值的、能够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的资源。一个好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苦思冥想的结果,而是来源于他人的设计和丰富的语言资料带来的的启发和灵感。
例如:课本上出现了歌谣Hocky
Pocky,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找到更多的有关身体部位名称的歌谣,或让孩子们欣赏,或带着孩子们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上。
张老师还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相互进行了评价,她认为这种评价的好处是孩子们可以互相监督,认真去聆听对方的发言,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评价是手段,而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孩子们对其他人发言的一种关注。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提醒我们不要过于迷信教材和教参,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可以搜寻和查找更多的有利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资料加入到自己的课堂上,让我们的英语课更加丰富、丰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