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十一学校的英语课程

(2013-01-19 08:05:58)
标签:

杂谈

孩子

教师成长

教育

分类: 英语学习

     下午是分论坛时间,我选择了“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参加的人不多,因为英语老师本身就不多,再加上大家有各自的喜好,所以反而让我们这几个参与者与十一的老师们有了更好的沟通。

http://s3/mw690/8418a1d7gd399af25bec2&690

    一、课程的特点。

    因为初中与小学的衔接最紧密,所以也是我最关注的一个方面。十一的老师们先给了我们几本学生课程手册,让我们先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再进行介绍。

http://s15/mw690/8418a1d7gd3998d68f31e&690
     打开初中学生手册,发现了学校的课程特点:

    1. 包括初中英语基础课程、英语补弱课程、英语兴趣提升课程和第一外语、第二外语等几部分。

    2. 采用4+X的形式,4是英语基础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上,X是自选课程。

    补弱课程是针对英语学习基础校弱、学习基础课程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某一个方面加强的学生开设的,包括英语听说I、初中英语词汇、初中英语语法、初中英语写作四个课程。

    兴趣提升课程主要针对英语学习基础很好,想再一步提升程度的学生开设的,包括英语听说II、英文原著阅读、英文时事传媒、英文原声电影四个课程。

    3. 为满足学生到更多国家留学交流的需要,学校开设了法语、德语、日语作为第一外语,还可同时选择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为第二外语。

    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交流和沟通,还是一个了解外国文化的有力工具。在十一,可以有这么多种选择去了解其它国家的文化,真是太好的。

    4. 学校安排这么多种课程,目的还是把学生的需求尽量在个性化的课程内满足,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外实习上。

    二、学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1. 教材使用自己编排的,重新编排的目的是因为现在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翻看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道题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http://s9/mw690/8418a1d7g7b8f656dcbd8&690

 

    一道听力题有两种做法:能力强的填词,能力弱的连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这让我想起我的课上听力练习时,有部分学生早早做完,然后说话;有些学生听了两遍还有填不出来的内容。所以在寒假备课当中,我会好好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不仅在听力训练上,在其它的基本训练中都能有所收获。

    这也正是我校发展纲要中提到的:

    我们认为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规律,实施朴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信心为追求;学生专注而生动,积极参与秩序井然。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事做了,这样的课不但吸引孩子,也同时会让上课的我兴奋。一边看教材,一边跃跃欲试,总在设计不同的事情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所挑战才能胜任,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工作呀!

    2. 在挑战的同时,也不忘记给孩子以扶持。

    在教材中看到这么一类题。

http://s15/mw690/8418a1d7gd39a35da2abe&690

http://s10/mw690/8418a1d7gd39a368225a9&690

http://s9/mw690/8418a1d7gd39a37390f18&690

http://s3/mw690/8418a1d7gd39a37cf69a2&690

http://s9/mw690/8418a1d7gd39a38557548&690
    以上是一项写作练习。我之所以欣赏并关注,是因为它的完成方法。同样,是分层完成,但最重要的是在旁边给了写作支持和指导,这些在我们的教材上也有,但并不是我在每次写作上都有给孩子这么明确的指导,这给了我很好的提示,让我在写作指导时更严谨,给孩子更到位的支持和帮助。

    3. 教师在帮助初一学生选课时,先进行词汇调查,然后指导孩子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而且老师们会找办法来解决那些没有达到词汇要求的各种问题。这给我的启发是:1)在网络上会有一些分级的词汇测试,在孩子和家长不太了解自己能看什么样的读物时,可以做一下这样的测试,让家长和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去选择读物。2)同时,也让我好好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词汇量,设计一些活动帮助他们掌握小学阶段应达到的词汇标准。

    4. 在十一学校的阅读课中,教师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汇,而不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哪些;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读到了什么,获取了什么信息,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写出读后感。同时,初一学生一入学,老师们就会带他们到校图书馆,指导孩子们挑符合自己level水平的书。老师们帮助学生挑的书一般生词不超过10%,并且非常不建议学生阅读双语书。

    5. 十一学校的老师们真是课外用足了功夫,作业一般会留七种,但如果孩子还是不满意,可以自己出第八种、第九种,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发挥。

    6. 每个单元都会有口语考试,除了学校的课程评价的要求,老师自己也非常享受每次的口语考试,因为看到几个孩子在那里“唇枪舌战”是做老师的一种享受和满足。

    7. 评价方式多样。这很像以前的任务型教学,先把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写出来,很多孩子是可以通过自学达到的,而且学生自己也清楚自己要干些什么,但这个评价方案的设定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更准确、更符合课程标准,就要求老师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http://s14/mw690/8418a1d7gd39afa9804ad&690

http://s12/mw690/8418a1d7gd39afc508c6b&690
http://s9/mw690/8418a1d7gd39b0a548ac8&690

http://s15/mw690/8418a1d7gd39b0b5aa8de&690
 

    三、教师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这几位老师中,有一位妈妈在自己孩子的英语学习上有些发言权,因为她自己的孩子现在英语水平就很高。水平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妈妈就是英语老师,而是其它的一些因素。

    1. 幼儿园时,用了一个假期的时间,妈妈用音标卡片带着孩子熟悉了48个音标,而且这个过程不是单独的学习,而是放在词中、句中。

    2. 小学时,妈妈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中的对话,然后互换角色;带孩子看简单的英文小册子,大概看完了两套,但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不求助,妈妈从不主动帮忙,因为她想在家里把妈妈和老师的身份分的更清晰一些。六年级毕业的暑假中,引导孩子阅读《新概念2》,带着做后面的问题,然后让孩子试着复述,一个暑假大约阅读了大约20篇。

    3. 初中时,孩子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感觉不吃力。孩子自己回忆自己的学习英语过程,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压迫感。这可能是孩子在学习上能有所提升的重要原因,因为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智商最低。从初中开始到现在的高中,这位妈妈一直给孩子请一位外国人跟孩子读书,虽然花费不菲,但效果还好。妈妈说这些事她都可以,但如果她来指导,孩子是不会这么容易接受的,因为她觉得在母亲面前,自己差的太远,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最后,这几位老师谈到了学校的一系列变化,给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工作的心情和干劲儿不一样了,学校每年都会对老师进行幸福指数的调查,以前往往会被老师们敷衍。但自从改革以后,连着两年,老师们都给的是最高分10分。因为现在没有人来查自己哪些东西交了还是没交,写了还是没写;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判作业、改错、看自己的专业书籍...像学生一样,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反而工作起来很有动力。

    洋洋洒洒写了两篇有关十一学校的介绍和感受,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因为对自己的触动比较大,也觉得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让我看到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改革是一定要有的,十一学校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