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手心至爱美图美食荠菜苦瓜粥品 |
分类: 衣食住行 |
前两天看了则报道,说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此时,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针对其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谷雨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是气温变化还是很大,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
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可多穿一件衣服。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动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春季上火,即“春火”。据有关养生专家提示,抑制“春火”应该春捂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诱发“春火”产生。
那么,既然春季是一个阳气生发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养阳是重中之重,然而也非常容易上火,因此春季预防上火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今天咱也学道简单的荠菜苦瓜粥品,咬春尝鲜的同时也将邪火牢牢抵御在身体之外!一起分享下:
食材:荠菜1小把,苦瓜100克,猪瘦肉100克,粳米100克,料酒、食盐、食用油、清水适量
做法:
1.将荠菜洗净后切成末,苦瓜清洗后对半切,挖去中间的籽后切片备用;
2.将猪肉切成丝后,放入少量料酒和食盐腌渍1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血水,粳米淘洗干净后备用;
3.锅中放入粳米,加入适量清水,米和水的比例约为1:4到1:5,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30分钟,熬煮过程中注意用勺子搅拌;
4、放入苦瓜、荠菜和肉丝,继续熬煮10分钟后,加入少量食用油和食盐调味即可出锅食用。
营养提示:
一.雨水节气吃荠菜,药食两用的“护生草”
荠菜,又俗称地菜,其味甘、淡,性微寒,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自古以来,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留着经常煮水服用。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就开始采摘当菜吃,说是此菜能治百病,对身体很有益处,称它为“护生草”。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
荠菜是这样一种普通易得而又味美、对人又十分有益的蔬菜,因此与历代贫苦人民和贫穷文士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朽的名句,杜甫、范仲淹、苏东坡、陆游等著名诗人都曾赋诗咏荠菜。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平,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载“明目,益胃”。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荠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还含有黄酮苷、胆碱、乙酰胆碱等。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二.荠菜配苦瓜利水又清热
苦瓜气味苦、无毒、性寒,荠菜性微寒,可用于应付春季因阳气上升而出现的上火症状。另外,春季雨水增多,湿气增加,苦瓜搭配荠菜能够良好导水利水,去除体内的湿气,可说是春季防上火的最佳搭配。
三.购买荠菜后如何保存
一般购1斤荠菜可吃2-3顿(隔日吃),所以将干净的荠菜放入冷藏室保鲜,随吃随拿。若要长期保存,荠菜挑捡洗好,入锅里开水焯下,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清水中,将漂冷的荠菜用手稍微挤去水,再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冰冻层。补充提醒: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