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怯怕生的宝宝应该怎么办?

标签:
手心至爱育儿生活杂记情感 |
分类: 育儿分享 |
妹的儿子都5岁了,如今除了在自己家里能放开外,看到外人几乎都躲在爸妈屁股后面。其实他爸妈平常带他出来的机会并不少,但很奇怪孩子的性格就是有那么点格格不入。据有关育网专家都说,宝宝出生以后,他首先交往的人是他的母亲和父亲,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宝宝在这些活动中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社会生活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不注意满足宝宝这种欲望,整天把他关在房间里,不让他与周围的人和事接触,这种社会交往性的萌芽就会萎缩,就会影响宝宝心理正常发展。
宝宝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是造成胆怯、怕生的另一个原因。宝宝从出生8个月一3岁之间,是实现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会了走路、说话,生活范围更加扩大,喜欢争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顽皮、不听话,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总是不让宝宝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心疼宝宝小,生怕宝宝做不好,事事代劳,结果就会压抑宝宝自主性的发展,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心理。
宝宝胆怯也可能是由于家长的一些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造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宝宝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父母不从爱护的角度去关心和帮助宝宝,而采取责备和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的心理。克服宝宝的胆怯、怕生的心理,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首先要提高认识,
第二.要扩大宝宝的社会生活圈子。例如.鼓励宝宝与小朋友一道玩.让宝宝接待客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招待活动.比如送茶水、送糖果、抬椅子等.鼓励宝宝从事简单的社会交往.到商店买东西时.要宝宝自己告诉售货员买的东西名称.让他们问价钱.买好东西后向售货员表示感谢、告别等。
第三.从小培养宝宝生活自主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裤.
第四.把帮助宝宝克服胆怯、怕生与帮助纠正宝宝不良行为习惯相结合。对宝宝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只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这样会损伤宝宝自信心和自尊心。纠正宝宝不良行为习惯.可由家长控制.逐渐纠正。也要为宝宝提供正确行为的条件,例如,宝宝大小便的习惯,可以由家长按时提醒,到逐渐养成自己解便的习惯。
更多交流加,期待您一起关注我的微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