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记住出国是“谋”生

(2022-02-18 21:32:58)
标签:

教育

出国

谋生

享乐

压力系统问题

分类: 杂谈

(重发2016-11-09 09:47:59博文,原文消失了)

近年,现实中的“出国事故”不少,有被害,有杀人,有灭亲,有流落机场……虽然当事者各家自有一本帐,但其中有一个字,即谋生的“谋”字,需拿出来讨论讨论。

自古至今,“出国”从来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享受”。从明清时东南沿海的“渡南洋”,到民国后期大城市的“留洋”,再到上世纪890年代高校的“出国”,无不如此。即使社会转型期的民国早期,青年到欧美日“寻找真理”,最后还是回来革命,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国为民“谋生”;或者本世纪一些高官富豪送子女国外落户,表面上是去“培养”或“享受”,但某种意义是为自身建“三窟”以“避祸”,也是一种“谋生”。可见,出国是“谋生”,其核心是“谋”字。

但是,现实中一些人会有意无意传递国外是“天堂”的信息,产生“国外快乐,孩子们快来呀!”的效果。其对己是掩人耳目——我是多么正确和高人一等;对下一代则形成误导——国外是享乐天堂。这也是近年来国内盛行的以“暴富”和“享乐”为特征的育儿观念盛行的体现之一,但恐会祸及下下代中的一些孩子,让他们以为出国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享乐,导致现实和临床上见到的一些人的悲剧。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能认识国内外两个“生存压力系统”之间的差异,缺乏事前、事中、事后之“谋”。事前,缺乏出国是“谋”生的信念;事中,缺乏对环境、对文化、对家族系统“谋”平衡的适应力;事后,缺乏对系统失平衡时“谋”应对的能力。这里的“谋”是个动词,涉及多角度多因素地认识、适应和应对各种与出国相关的系统问题,不论家长和孩子,都不例外。

还是看看“压力系统理论模型和6条压力管理途径”吧https://a.meipian.cn/7c82i8e[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