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弱者资助同理心线性思维系统思维 |
分类: 杂谈 |
小时候,约十来岁,个子不高,我很喜欢跟着老妈去集市(偶然),去舅舅家(每年一次),但是又很怕一路上成人们投向我妈的那种异样的眼神,特别害怕那些跟我差不多大小的小朋友们一路追着指指点点还发出啧啧之声。因为我妈个子只有我那么高,她的脊椎弯曲成接近70度——严重驼背。
从我懂事起,知道我妈与别人的母亲是一样的,不论是身高还是打扮样子没有太大的区别。后来,她日夜喊叫腰疼,没有治疗,也没有休息。几年过去,在我的眼皮底下,终于逐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此,我虽性格好强,但童年又充满自卑。那时我对周围人很敏感,对别人的不友好会怒火中烧。我很希望周围的人能像我自己家人那样看待我妈,但那只是一厢情愿。
成人后,进入医科大学,才知道我妈那时是患了脊椎结核病,而且还是我爸帮助一位吐血肺病病人顺带过来的。因为我爸略懂中医,为那个邻居病人长期床前近距离诊察开药,甚至据我妈说还仔细观察血痰以辨证施治。后来病人倒是存活并基本康复,到60年代因火灾才意外亡故,而原本年轻力壮的我爸却患上了肺结核,只是抵抗力较强,除了体质变差外,也能一直活下来。我妈则成为最无辜之人,年纪轻轻的变成终身残废,曾多次对着舅舅哭诉流泪。当时正好还面临外部环境的巨大变迁,在一家人的贫病交加中,我度过了青少年期。顺便说一句,这件事其实也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蝴蝶效应——父亲小小的善良和同情心,加上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缺乏,经过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和放大,最终带来的是许多人的人生被摧毁和整个家庭的灾难。
贫病交加,几乎是人类社会系统在变迁过程中某些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哪个时代都有各种各类的弱者。老家有一句俗话,叫做"未到88(岁),嫑(奇)怪别人头破眼裂"。意思是,每一个人未到寿终之时,都有可能在人生某一个时段遭遇不幸,所以不要拿弱者感到奇怪,更别以他人的不幸取乐。这个道理于我来说,一辈子体会深刻,并绝对遵循。幸灾乐祸,从少年到老年,在我身上根本找不到。也就是说同理心或共情,在我未接触心理学之前就已经有深刻体会。
将话题拓展开来,社会毕竟是多元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左右。关于如何对待贫病残等弱者,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并不缺对弱者的同情心。同情弱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美德。但是同情弱者的背后的潜在的逻辑(线性的或者是系统的)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却是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先看两个关于资助弱者的事例。
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我凑巧注意到有关主体单位领导人正在舞台上给一位贫病残人士赠送生活物资。只见摄像镜头逐渐地由整个舞台转向受助人的脸部,并且逐渐放大接近两只眼睛,迟迟没有移开,显然是在等待受助者的眼泪。当此时,我有一种酸楚的感觉,因为对受助人来说,这除了对所获物资的感谢,却也意味着自尊的被交换出去甚至被出卖,即出卖成为资助者的广告效应。然而,相信多数观众不会有此感觉,因为大众的逻辑很简单、也很线性:知恩图报,天经地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怎么也不过分……这些成为人们对待资助和被资助两者之间关系的简单态度,并且在逻辑上似乎也是无懈可击的。
近几年还有一件网络事件,一位贫困山区男生在电视制作人的中介下,接受一位女明星母女的资助。后来不知何故,关系崩了,資助中止。男生对事情缘由的陈述,被电视制作人自行在网上公开了。可想而知,无论真实情况怎样,这位男生不受网络冲击,那才怪了。因为这件事直接冲击了前面谈到的关于资助和被资助两者之间的许多线性的简单道理,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对于电视制作人来说,公开男生的陈述被多数作者看成是对慈善事业的忠诚,但实质上也是将该生的隐私和自尊作为自己的事业成本使用了。
换几个角度,如果我们从多因素,多维度去看一个人。无论舞台上的那位病残人士,或者是这位山区男生,贫困或者说缺乏财富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但也只是一个维度,作为人还有自尊等其他重要维度。如果我们只从单一的维度,那么给你钱财,你当然应该感恩戴德,怎么也不过分。但如果从多维度加以考虑,那么给你钱物,却以损伤自尊为代价,那资助行为无意中成为了另一个维度的交换或买卖了。
因此,应该赞赏那些慷慨扶贫,乐善好施的善人们,更应该赞赏那些埋名做好事或至少注意保护被资助者自尊心的慈善家。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你贫穷了,还在要自尊干什么。这不值得与之进一步讨论,因为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