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解题:青少年经过“自我探索”,逐渐实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统一,达成“自我认同”(或自我接纳),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其中,包含对自己身体(含形体和健康)的认同。
示例:某某好!你这是青春期的扰动,许多人都有过,正常的,尽量淡化之。
通常,人们到医院里检查一下,如发现有什么“问题”,又不放心,还可到另外一个医院再检查一下。如果两个医院都认为是同一个“问题”,那么还要评估这是不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多数不需要处理),最后才属于医疗问题。否则,像你这样检查一次,发现一个问题,再检查一次,又发现个问题,次数多了,岂不是“问题”越来越多了?
之所以要以前述那样的态度去面对身体,是因为人的身体结构根本是非标准的。用标准去检查,总是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我体检时就被罗列出十几种问题,但经过上面的两步评估,好像也没什么,仅在生活某些方面适当加以注意,其他的都不去管他,每年有一次体检就够了。我是老人,你们青少年更没有那么多问题。
既然人体是非标准的结构,那么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的各种身体条件(特点),这也是我曾与你说过的话题——“自我认同”的重要部分。(我还与你说过另一个话题“包容性”,即包容别人,也包容自己)。
所以,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要经常去医院,或有一点点感觉就去看这个科看那个科。医生有个特点,你找他看往往总是会给你说一点问题,如牙齿有点先天问题等。如此下去,容易检查出越多的“问题”。而青少年时期有一种心理特点,开始关心自身的一切了,包括身体和健康,这是正常现象,但敏感性也增强,容易多想,所以没有明显症状,不要像老年人那样老是去检查,老是去想。
综合来看,你目前整体上是正常和健康的,大可不必记挂着这里和那里,要学会接受自己,包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