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简单,骨折了,给接上;接歪了,敲敲断,再接上”。这是当年一位骨科医生经常对病人也对医大毕业同学说的玩笑话。近日住院,一批年轻骨科医生朋友来看望我,我一高兴向他们复述这句玩笑话,让他们一脸迷茫。
“骨科简单……敲敲断,再接上”。当年,这显示的是这位骨科同学在当地医术上的自信和霸气,也体现当地病人对他的信任和崇拜。在那时那地,医患关系显示的是某种“正能量”:你得相信我会尽力去做的,万一不理想,我会及时矫正的……这种医患良性互动,对医患双方都有好处,随着技术的引入,这位骨科同学在当地几十万民众中的影响变得独一无二,自己也做到县级医院院长位置。
“敲敲断,再接上”,这种明显的玩笑话,如果真的出自当前骨科医生之口,恐怕完全是“负能量”。因为以目前充满戾气的医疗环境和盛行的线性解读:骨怎么可以接歪了,这说明你医疗技术不精,说明你不负责任,说明你良心黑,说明你该打该杀……这种医患关系,只能让医生越来越拘谨,越来越自我保护,越来越理性,更别说对病人开玩笑了;病人则越来越警惕,越来越易受损害,越来越有戾气,更别说对医生的信任和崇拜了。
医患关系恶化怪圈,完全是个系统问题。即使从医生对病人是否拘于言笑这个小维度上,也能反映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