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由“线性”到“系统”

(2017-12-17 12:25: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系统模型解题

       一孩子主动要和我“分享”历史课收获,昨天老师介绍某伟人与其战友斗争,战友死得很惨。她说,以前一直感觉“很好”的人,原来是那么“不好”。
       我就从二百年来的理论、理想,国际、国内,党派、个人,青年、老年……“大系统”地糊弄(也只能糊弄)她一下,然后给她一个结论,不能就一个事情、一个时点,去给系统中的人下或好或坏的结论,那只是线性的认识。
       她听后,似有所悟,但显然不能真正理解。
       因为,孩子接受教育,基本上是从线性开始的,师长们从一件件事情开始,由某一事情结果倒推其原因,再回过来下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只能是或好事(好人),或坏事(坏人)。
       只有无数次的线性“因—果”结论的叠加,才有可能让孩子逐渐接近认识真实的系统的这个世界。

       这里又涉及另一话题。孩子成长过程,不断接受师长的说教,包括是非、对错、好坏……各种清晰的理性逻辑,最终因为许多线性逻辑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一些人对世界的认识由清晰反变模糊(一些心理问题或与此有关)。
       同时,孩子成长过程,也不断感受周围发生的一切,包括物事、人事、世事……各种模糊的感性体验,最终因为许多模糊体验之间显现某类一致,导致一些人对世界的认识由模糊反变清晰(某些“知天命“或与有关)
       实际上,以上两者结合,是人类“教育”的不二选择。真正“知天命”者,恐多数有如此经历。当前,后者常被忽视。

转自宁铂网评:
老師所言甚是!從Sternberg關於“成功智力”的理論來看,“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的三個組成成分是“分析智力(analytic intelligence)”、“創新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和“實踐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三部分。如果在“分析智力”方面發展不良,缺乏“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ought)”之類的鍛煉,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與“歸因(attribution)”時,就不能窺透現實世界中的種種複雜的因果現象,就會陷入老師您所批評的“線性”思維的泥淖。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教育,美國在近20年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