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发生了产妇因疼痛要求剖宫产而不得,然后跳楼的突发事件,惊动了部委,煮沸了舆情。目前舆论多倾向责难其家属(特别是丈夫),似乎是家人自私或其他猜测原因导致了一尸两命。
也许谁都没有“错“。其实谁都没有“错”却死了人的现象是存在的。“有其因必有其果”或”有其果必有其因”,这种认识是线性的,不全对,亦是当今医患关系陷于水火的重要原因。在这次事件中,死了人,却不一定就有过错人或责任方。
舆论普遍责难家属恐有失公平。从报道看,家属平时待媳妇不薄。为何事发现场家属(包括医务人员)表现“冷漠”?恐怕与许多人一样,因为线性思维:生孩子“都”要痛的;大家都“差不多”的;忍忍“就过去“了的;特别叫痛(包括几次痛得蹲下来)那是“脆弱“的……
生产作为生理过程,产妇的疼痛感知由于受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极大个体差异。有人像生个鸡蛋,有人痛得刻骨铭心。也许,当时现场所有人包括亲属和医务人员,都没有恶意,都以为该产妇的疼痛问题没那么严重(也许是“脆弱”或“娇”),只有产妇本人面对难以忍受的疼痛却又无能为力,瞬间选择跳楼。所以同意一些网友说的,是产妇感到“绝望”才导致跳楼。但这“绝望”的原因却难以直接算到家属或医生身上(医务人员虽学过医学心理学,长期躯体医疗工作也早已忘了疼痛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顺便指出,网友们对事件中丈夫的种种恶语也属“线性思维”。其实丈夫也是其中最受伤的人,他更“没想到”会死了夫人又背恶名。
(不掌握该事件全部信息,仅作一种现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