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孩子正面对香喷喷的食品手舞足蹈时,父母却冷不丁借机指责他平时太懒。“扫兴”的结果可能以后还是懒。
出发旅游前的孩子正处高高兴兴,父母不失时机针对孩子以往各种错误给予算账和指责。“扫兴”的结果可能是孩子情绪失控。
成人一样,两人正忘呼所以亲热,一方借机指出另一方生活中或历史上的什么不对,“扫兴”的结果可能是治不好的“亲热障碍”。
这里的操作行为学原理是,用“扫兴“(或惩罚)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在不良行为出现的当时给予“扫兴”,提前或延后给予的”扫兴”,要想产生作用,需要当事人的认知中介(到时候能想到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成人可以,越小的孩子越难。
“高兴”(奖励)也一样,在良好行为(如勤劳、认真作业)的当时,给于”高兴”,会促进(强化)良好行为,事前或事后的高兴刺激,需求当事人的认知中介,成人可以,越小孩子越效果差。
后一篇:5555和6666浏览量记录

加载中…